强化领导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海玲
[导读]
        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彰显了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鲜明导向,为新形势下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党员群众的带头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关键是强化领导主体责任,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既要抓紧抓实基层领导干部岗位职责,也要抓紧抓实党建引领、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要求,是衡量一个单位或部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
        强化领导主体责任要坚持问题导向,克服主观惰性,防止调研走马观花,研究不透不明,问题意识淡薄等问题,充分认识主体责任重要性,明细职责范畴,深入基层一线,主动带课题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和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推进和巩固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的各项工作落实。
        一、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
        (一)提高认识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是指导领导干部落实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手段。领导干部不参加理论学习,就很难理解党组织在弘扬什么摒弃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求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没有思想基础,也就不能在各个时期得以贯彻执行。相反,通过学习活动,领导干部认真听取周围同志的理论思考,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加以分析研究,就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提高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鉴别力以及在各种诱惑和风险面前的免疫力、抵制力和处置力,为执行主体责任提供强大的政治基础。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章党规、党史国史放在首位,增强对党的理论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提高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着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得失观、服务观。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在提升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在拓展知识视野上求突破、在推动工作发展上见实效,探索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成绩、抓不好党建是严重失职、不抓党建是严重渎职的意识,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二)严于律己重规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明确规定,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应当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
        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严格执行《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加强各项党风廉政工作的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党政主要负责人,也就是“一把手”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负重要领导责任,对分管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分管单位(科室)负重要领导责任,对分管的其他工作人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领导干部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让规矩入心,让制度入脑,严格按规矩办事,按制度落实责任。
        (三)身先垂范作表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始终体现党的先进性,时刻展现着党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当时刻走在前,处处作表率。带头筑牢思想道德防线,遵守党纪国法防线;带头牢记权利与责任,履行岗位职责;带头奉献和付出,以“功成不必有我”的心境干事创业。
        二、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当好党建领航“舵手”
        (一)筑牢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干事创业的基础,规范党组织机构设置,才能有效地实现民主集中制,才能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更好地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基层单位要按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条件成熟的要成立党委或党支部,建立领导一班人,形成党政“一把手”主抓,支委与业务部门负责人高度融合的岗位格局,从而保证党建活动的开展结合实际工作,实际工作的开展坚持党性指引,实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双抓双促进。
        (二)强化队伍建设。
        1.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班子主体作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一言堂”。重要的党建和业务工作研究确定都要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建立经常性的沟通交流机制,做到处理问题相互协商,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这样既能促进班子团结,又可加强相互监督。
        2.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是要从思想深处树立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严格落实规章制度,确保程序和结合的公正;二是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分工,落实好班子的责任。三是要认真开展廉政风险点查找工作,按照风险点落实责任,确保本单位、本部门的风清气正。
        3.严格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培养锻炼、考核评价、日常研判机制,为科学规范选任干部、选配班子筑牢制度基础;要严格干部选拔标准,多维度、多角度识别发现好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绩为重”的用人原则,杜绝“跑人情、打招呼、拉关系”;要强化党员干部责任追究,加强党员干部绩效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提拔,对失职的严肃追究责任,对以权谋私、违纪违法的予以严惩,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有奔头”。
        (三)抓好意识形态。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及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开展,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经常化的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锤炼党性。一方面通过榜样力量宣传,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廖俊波、黄大年同志及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引导大家以榜样为旗帜,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奋发有为,苦干实干,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懈奋斗;二是通过身边查处的违法违纪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时刻警醒党员干部严于律己,廉洁勤政,营造风清气正的班子氛围。
        (四)净化政治生态。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离群众最近,权力不大但影响大,如果监管不到位,很容易滋生腐败。现实中,我们时常看到,有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犯错甚至犯罪,小官巨贪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追根溯源,这些同志坠入违法犯罪的泥淖,除去自身信仰不坚定、党性修养不高等因素,也不得不考虑官场中的“潜规则”、“圈子文化”等带来的严重的影响。要斩断官场勾结利益链条,肃清流毒,架起严管“高压线”,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净化政治生态,为领导干部这些“关键少数”工作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结语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严治党势在必行。强化领导干部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推进我党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从严治党任重而道远,基层党组织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断“固组织”、“强队伍”、“拔标杆”;党员领导干部持续“补足钙”、“炼党性”、“强筋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努力,使党的组织更加强起来、党员队伍更加强起来、党的工作更加强起来,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