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内机动车辆检验及事故预防分析 黄思钰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黄思钰
[导读] 摘要: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我国各类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在货物传递运输以及装卸搬运等方面所使用的场内机动车辆种类数量不断增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也为企业场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株洲分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我国各类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在货物传递运输以及装卸搬运等方面所使用的场内机动车辆种类数量不断增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也为企业场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的检验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车辆存在的故障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鉴于此,文章对厂内机动车的检验工作要点及事故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厂内机动车;检验检测;事故预防
        1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概述
        场内运输主要涉及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传递运输以及与装卸搬运作业的有机配合,伴随着企业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仓库、车间等领域都装备了叉车、装载机、电瓶车、拖拉机等各种现代化的机动车辆和搬运设备,此类车辆设备在企业劳动效率提升和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也十分重视物料搬运在企业生产和经济效益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设计和使用的搬运机械种类繁多。不可否认的是,场内搬运设备和机动车辆的合理装备和使用效率的提升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大经济技术课题。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厂内特种设备的安装、改装、维修等过程必须由相关部门所批准设立的专业性检验检测机构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程实施监督、检测与检验,不合格者严禁出厂交付使用。具体的检验标准包括《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场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以及《场内机动车辆安全监督与检验规程》等,检验检测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验收检验。检验、大修理、新增、改装后拟投入使用的场内机动车辆;重大自然灾害或设备事故发生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场内机动车辆;停用1年及以上再次投入使用以及大修理之后重新投入使用的场内机动车辆。(2)定期检验。即对于场内登记在册的全部机动车辆进行每年一次的例行检验。(3)特殊参数和特殊要求的特殊检验。(4)复检。主要针对检修完毕且达到合格要求的场内机动车辆。
        2厂内机动车辆检验及事故预防工作要点
        2.1检验检测条件和方案的控制
        按照《场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等规范,场内机动车辆露天检验必须保证检验场所温度与湿度的适宜性,试车现场和检验场地等必须保持干燥清洁,并同时放置警示牌。检验方案作为工矿企业场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的依据,必须完整适用,一旦存在缺项和漏项,则会影响到检验检测过程及结果,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必须首先充分了解场内机动车辆的基本结构、原理、用途等,掌握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选取和使用,在合理安排每台设备检验检测流程的基础上制定完备的检验方案,保证工矿企业场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加强检验检测仪器管理
        在检验与检测的工作中,设备仪器的整体性能质量是决定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具备良好性能的仪器会为工作人员提供精准的检验检测数据,反之,则无法保证工作数据的准确性。性能较差的设备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其中的设备原件老化速度较快,如此一来会使得其仪器灵敏度与测量精度大幅度下降,最终导致检验检测的数据结论发生偏差。检验与检测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修更新,维修校验故障设备,对于超出使用年限或失去使用价值的仪器要及时淘汰,更换新设备。
        检验与检测的设备仪器是该部门的工作数据来源,工作人员需结合工作中相应的检测检验项目来选择与之匹配的仪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要确定仪器的质量是否达标,在进行仪器试运行并且能够得到精准的检测检验数据之后,才可正常运用到日常的检验检测工作中。


        2.3检验检测技术与检验检测监督
        厂区内机动车辆的检测检验技术具备相应的科学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其中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机电控制工程、现代车辆设计理论以及机电一体化等。此种技术与汽车的检测检验技术有共通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厂内机动车辆在其作业的机构、运行环境及运作方法上都具备与众不同的特性,较之汽车的检测检验工作上补充了许多新的技术理念。大部分厂内的机动车辆在进行常规汽车方面的检验检测之后,还要对其内部液压系统、特殊结构、运行装置等进行严格地二次检验检测。目前该技术已经由检验检测的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在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方面有了新的优化突破,此项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厂区内检验检测的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针对厂区工作现场检验与检测工作的监督审查是非常重要的安全保障环节,其工作效率与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运行息息相关。对于检验检测环节的监督工作主要是为了规避工作中的疏忽及违规操作,排查工作中质量不达标的项目及安全隐患,保障机动车辆的顺利运行。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如若不能及时发现检测检验工作中的漏洞,则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甚至影响到整个厂区的发展。
        2.4强化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
        2.4.1要提高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
        在实际过程中,驾驶员要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心理素质和驾驶员必备的心理素质。第一,在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要保持一定缓冲空间。要对道路进行严格管理,保证活动物体与静态物体有足够的缓冲空间和时间,保证在出现意外情况以后,驾驶员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作为驾驶员,要认真学习各种操作制度和规程,锻炼自己的反映能力和观察能力,有效的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4.2做好车辆事故的处置工作
        在实际行驶过程中,遇到事情要冷静,提高自身的驾驶技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要保持清醒,采取正确的避让动作,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在出现意外事故以后,不能惊慌失措,要及时停车,采取一些避让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在实际过程中,要坚持避重就轻的原则。
        2.4.3车辆肇事后工作处理
        在车辆出现事故,要做好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作为驾驶员要迅速停车,如果出现伤者,要及时救助伤者;对于受损的物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抢救。此外,还要保护好事故现场,对于事故车辆不能进行随便的移动,保证为事故评定提供重要的资料。驾驶员要对调查人员如实上报发生的情况,不能出现谎报和瞒报的情况。作为事故单位,要在第一时间组织救助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抢救伤员,做好现场的勘察工作,要封闭事故现场,要对易燃易爆等物品进行有效控制,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厂内机动车生产国和销售国,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厂内机动车的检验规程,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标准,从而使得我国的场内机动车可以持续良好的发展状态;其次,国家的相关部门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规定,适当将厂内机动车辆的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大纲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特种设备检验,也可以使得我国国民得到很好的服务标准,进一步保障人们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马宏伟.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1):71-72.
        [2]王小燕,王明辉,肖昀.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8(1):15-17.
        [3]赵起超,谢飞,梁萌.浅谈厂内机动车辆的检验[J].企业标准化,2008(11):36.
        [4]胡素峰.场内机动车检测用侧滑试验台[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0,(11):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