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身心健康 养老服务提质增速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陈宝虎
[导读] 摘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有效帮助解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离退休工作管理部  甘肃兰州  730060
        摘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有效帮助解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及各阶层社会责任意识的上升,当前我国社会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数量上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养老工作数量上的需求,但需要正视的是,我国的养老服务在质量上还存在明显不足,各类养老机构并没有真正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甚至有一部分只是保证了最低的生存保障。因此,对养老服务的提质增速就显得十分必要,也是关爱老人身心健康的实际措施。
        关键词:老人;身心健康;养老服务
        引言: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并在此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完善的制度及理念,养老服务范围及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与养老服务规模不匹配的是,各地的养老服务仍具有明显差异,多数养老服务仅仅注重老年人群体的日常生活,对老年人、离退休职工的精神建设需求却不够重视,极少甚至几乎不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这种情况的出现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养老服务的效果。由此可见,要想实现养老服务的提质增速,就需要同时重视老年人及离退休职工身体与心理双方面的健康,从而使养老服务行之有效。
        一、使养老服务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
        上级直属领导及相关领导的重视是保障养老服务与工作有效运行的前提,因而在开展养老服务工作之前,应先向上级直属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就当前养老服务工作内容进行汇报。此处所说的上级领导并不仅限于企业中的上级领导,也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受工作体制及发展历史因素影响,无论是机关干部、国企或是其他单位,离退休职工中有一批人对部分领导有知遇之恩或师徒之情,而另外一些离退休职工也在上级领导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了或多或少的指导作用,因此必须要保证上级领导对养老服务的知情权,确保养老服务及具体工作引起领导的重视。政府方面需要针对离退休职工的养老工作制定相应的条例与说明,重视离退休职工养老工作的开展,尽可能推动相关法律的出台,为离退休职工养老工作提供法律层面的支持与保障;相关领导需要亲自抽查养老服务的实际工作情况及进展,指出当前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的内容,为养老服务进行方向上的指正;此外还要由领导监管养老服务体系的运作,做好养老服务各方面资源的调配,同时还要抓好养老服务在具体内容上的比重,对离退休职工及老人的生理、心理两方面工作内容占比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养老服务在领导给予充分重视之后能够顺利进行,为离退休职工晚年的生活作出可靠保障。
        二、强化与离退休职工的交流
        与离退休职工的有效交流是使养老服务具有针对性、提升养老服务有效性的关键。对于国企乃至任何成建制、拥有养老体系的组织单位而言,养老服务本质上就是为单位离退休职工提供的特殊服务,因而这种服务具有满足离退休职工各方面生活需求及精神建设需求的根本目的,而要达成这一目的,就需要了解到服务主体对服务的看法、印象及主要需求等。因此,在为离退休职工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也应重视与离退休职工的交流,尝试从离退休职工的角度了解养老服务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建立离退休职工关怀小组,定期前往离退休职工家中开展家访,了解离退休职工在生活及精神建设上的需求。

通常情况下离退休职工对生活物质上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满足基本生活即可,但对精神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需求。由于离退休职工多为单位或组织奉献了大半职业生涯,在奉献过程中与同僚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多数离退休职工还是期望能与同事、工友拥有一同交流、休闲的机会,单位方面可抓住这一特点,为离退休职工提供共同活动的平台或渠道,帮助离退休职工找回昔日工作时的熟悉感,强化离退休职工相互之间的交流,丰富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内容;另一方面,除了组织离退休关怀小组定期上门家访之外,还要时刻关注离退休职工的诉求,为离退休职工单独开设简便易行的意见反馈渠道,由于离退休职工年纪较大,精力与接受能力均有所下降,难以学会如何使用当前的智能手机,因此在反馈渠道上还需采用离退休职工能够接受的措施,如在离退休职工聚居的社区内设置相应的服务部门,专职离退休职工的养老服务等各方面离退休职工相关的工作内容。通过强化与离退休职工的交流,使企业及单位能够正确认识到离退休职工的需求,从而确保养老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丰富离退休职工的业余生活
        离退休职工在经历过离休、退休之后,原本的生活重心及生活结构均会发生变化,由于不再需要负责繁重的工作负担,因而每日空出了大把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但通过对近几年离退休职工的生活状态变化情况来看,很多离退休职工的问题并不出现在生活上,更多体现在个人角色的转换上,多数离退休职工在一开始不能很快适应离退休后的生活,常常会感到无助、空虚、无所事事,进而在情绪上产生剧烈变化,这对离退休职工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于企业及单位而言,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丰富离退休职工的业余生活,以推动企业、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的发展。在具体的做法上,可通过开设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帮助离退休职工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以这种爱好影响其他的离退休职工,另外还可根据离退休职工的爱好不同开展各类相关的活动,如在活动中心内开展综合性活动,号召有文学创作爱好的离退休职工为活动中心撰写各种活动规划、发言稿等内容,组织离退休职工的广场舞表演,开展离退休职工手工艺、书画摄影、歌会等活动并进行评比,这类活动不仅能丰富离退休职工的业余生活,也能帮助离退休职工发挥其精神层面的价值,同时还能作用于街道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除各类活动之外,还可定期组织离退休职工开展距离、内容不同的郊游或旅行,满足离退休职工游览周边自然环境及祖国大好河山的愿望,帮助离退休职工在旅游活动中陶冶自己的情操,舒缓自己的身心。
        四、与社区建设相结合
        离退休职工养老服务及相关工作的社会化并不仅限于丰富其日常生活内容,还可与社区建设相结合,推动国企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这种做法在为社区和谐建设提供支持的同时,还能帮助离退休职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价值,并使国企离退休职工社会化得到充分体现。在社区建设具体工作中可根据工作内容为离退休职工安排合适的岗位,本身离退休职工在社区内生活的时间较久,因此在社区内有广泛的人脉,利用好这一点则能帮助各种类型的社区建设工作及社区服务有效进行,同时也能避免离退休职工退休后与社会脱离的情况出现,进一步实现养老服务提质增速的目的,促进离退休职工的身心健康。
        结语:离退休职工的养老服务问题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而日益严峻。对于广大离退休职工而言,他们之中的多数并不十分重视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更希望自己即使是在离退休之后也能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因此养老服务工作应重视到这一关键内容,并灵活采用各种方法,为离退休职工提供继续发挥价值的空间,实现养老服务提质增速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