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幕墙常见质量通病分析及维护建议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陈波
[导读]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幕墙无论在设计标准、施工工艺和材料性能等方面都较早期的幕墙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幕墙固有的属性使得其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这也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尽量避免的。
        山东天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幕墙无论在设计标准、施工工艺和材料性能等方面都较早期的幕墙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幕墙固有的属性使得其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这也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尽量避免的。一般来说幕墙建筑因为其体量大、高度高,作为外围护结构一般都临街临路,如果出现问题对于行人和车辆来说都是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研究和处理幕墙的质量通病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加强幕墙使用安全和维护管理也是应有之义和必然趋势。
        关键词:幕墙施工;质量通病;维护
        既有建筑幕墙的质量通病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类问题,所以幕墙维护工作也肯定会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只要政府加强标准制度建设,强化监管力度;单位和个人增强幕墙维护意识,重视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长效健康的管理机制,就能确保建筑幕墙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的保证。
        1 既有幕墙的质量通病分析
        1.1 老旧幕墙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当时的规范标准不是很健全,所以最早开始建造的幕墙有些在现在看来有很多不符合当前规范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承重结构的横梁立柱的铝型材厚度偏小,普遍小于现在要求的2mm的水平;玻璃面板采用普通单层玻璃,未采用普遍要求的安全玻璃,而且厚度有可能还达不到6mm;开启扇开启采用推拉方式,时间一长推拉滚轮基本锈蚀损坏,导致大面积开启扇无法正常启闭。这类幕墙在使用上往往年代久远,各项性能老化较为严重,抗震性耐久性较差,使用上也不舒服,应该按当前规范做拆除重建较为合理。
        1.2 幕墙底部与承重结构连接不到位
        有些石材幕墙在底层与散水面相接的一块石材往往因为先做散水后做幕墙封闭,导致最底下的石材往往不按设计规范设置挂件,而把石材直接放置在散水面上,因为散水与主体结构断开不连接且下部为回填土,时间一长很容易沉降,这样散水上面的一层石材就跟着一起下沉,外观上与上层石材之间的的耐候胶拉裂破坏。有些建筑施工时候为图省事底部石材直接采用湿贴的方式固定,因为粘结强度不足和材料收缩性能不同,使得这部分幕墙时间久了容易出现脱落和拉裂等问题。部分点挂式玻璃幕墙底部面板下部漏设爪件,直接将玻璃放置在下部矮墙的U型槽上面,时间久了因为下部墙体沉降或变形使得U型槽和玻璃脱离,上部爪件因为承载力不足而引起面板滑动,最终致使面板之间耐候胶拉裂失效。此类破坏虽然安全隐患较小,但是使幕墙整体外观效果遭到破坏,容易使他人产生感官恐惧情绪,而且水汽的侵入要容易使承重结构部件腐蚀生锈影响主体安全,所以还是不能轻视。
        1.3 幕墙顶部与主体结构连接处漏水
        幕墙顶部与主体结构之间一般用罩板封闭,阻止雨水侵入,但是有可能因为女儿墙压顶坡度没有朝内且结合处的空隙用的密封胶破坏致使雨水侵入;有时罩板安装不牢固时间长了产生松动,或者金属罩板锈穿漏水,罩板拼缝处密封胶失效破坏等原因,使得罩板处产生渗漏。幕墙顶部的渗漏使得顶部幕墙和主体结构结合处的主体结构表层产生水侵的花斑霉变等,在外面观察显得很脏,十分影响幕墙的整体美观度,而且如果不及时进行整治,渗漏侵入的雨水长时间浸泡幕墙的主体结构会使其腐化生锈,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漏雨也让室内的使用体验变差,所以出现此类问题应该及时跟进维修。


        2 幕墙的维护建议
        2.1 重视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建筑幕墙的维护单位应该对所管理的幕墙有充分的了解认识,认真做好幕墙的隐患排查工作,如果自身不专业可以请专业的检测公司做专项检测,尤其对年代较久的老旧幕墙,如果严重不符合当下的规范要求而且整体状况不佳的话,建议应该拆除后按现在新的规范要求重新设计施工,既能排除安全隐患,又能使建筑立面变得更加美观。对于建成较晚的幕墙当然也不能放任不管,经常检查玻璃、五金件等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在问题初期就及时维修解决,对于保证幕墙使用安全和延长幕墙使用寿命等方面都是十分必要且有益的。
        2.2 加强标准制度建设,强化政府监管力度
        虽然幕墙维护管理涉及公共安全问题且责任重大,但是目前国家层面的制度并不十分完善,幕墙使用、维护等责任主体不够明确,事故责任导向不够清晰,维护资金来源无法落实,并且没有出台相关的强制检修标准,只有一些地 方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办法,而且执行力度远远不够。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研究出台幕墙维护的一整套规范制度,用制度将幕墙的维护引导为科学化、合理化的常态机制,让维护工作有法可依,工作程序有规可循,维护资金有理申请,提升使用维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将辖区内的所有幕墙纳入统一强制管理范围,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合规的管理办法。相关部门应该在新建工程报建验收等环节就将建筑幕墙信息录入专业的信息平台,对既有建筑应该进行彻底摸底统计,建立辖区内所有幕墙的信息统筹管理平台,实现规划、建设、使用管理等各个过程的幕墙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明确管理范围,落实管理责任,以降低安全隐患。有些维护单位即使知道幕墙有隐患问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也很可能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整改不管不问,所以在资金方面,可以在建设阶段把幕墙检测等专项费用列为政府收费项目,后期由政府统一检测或者拨付使用单位进行专项实施,保证幕墙的维保有钱可用。
        2.3 增强幕墙维护意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当前对于建筑的维护单位来说大多都是缺乏对建筑幕墙的维护意识,但是从长远来看增强幕墙的维护意识是必经之路,随着政府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公众公共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幕墙的安全问题会被摆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安全责任大于天,谁都不能忽视。而且幕墙的寿命和日常的维护有很大的关系,幕墙维护工作也是给建筑增值的一种服务,是长效健康发展的必然之举,维护单位应该参照政府的各项相关规章制度制定自身的长效管理制度,把工作制度化、流程化以后,工作的各方面投入会在合理前提下极大精简,无论是经济账还是成果账都是有利于维护单位的。把自身工作和政府平台相对接,接受政府的指导和监督,在制度下办事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肯定会形成一种良性高效的工作机制。
        2.4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狠抓新建幕墙质量
        建筑幕墙安全虽然重在维护,但是开始的施工质量却是安全基础,通过以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建筑幕墙在施工过程中还是极易出现人为的质量通病,但是只要把这些经验充分总结,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有针对性的监督把控施工质量,指导施工操作,是比较容易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的。这样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能够减小后期维护维修成本,节约维护工作的人力物力资源。幕墙各参建单位应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坚守底线红线,把每一个幕墙工程都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
        3 结语
        今后,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幕墙本身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自然会向着更加多样更加创新的方向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新的问题,但随着制度化规范化的约束越来越全面,思想越来越认同,幕墙的使用安全必然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幕墙维护工作更会体现它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阮祥林.既有幕墙的困境[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02):29-30.
        [2]王守卫.建筑幕墙的安全使用及发展现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98.
        [3]朱海岸.浅说玻璃幕墙安装施工的质量隐患与防治[J].科技资讯,2008(5):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