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表管家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曹澍 徐玺翔 帕尔哈提•克衣木
[导读] 摘要:人工智能电表管家是研究现代电力智慧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未来电力仪表的发展趋势。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人工智能电表管家是研究现代电力智慧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未来电力仪表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规划用电,我们将人工智能技术加入电力仪表中,实现电量实时分析、智能规划用电、语音家电控制以及预测告警等功能,达到智能管家的目的。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力仪表;电力大数据
        一、电力仪表的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不断革新,人们的生活似乎也逐渐离不开智能化。如此一来,有关智能化电力仪器的开发与实践将会持续增加。
        相比较当下的智能化产品,依赖信息系统的指令、载波、运营商网络的电力仪表,因单一计费功能,逐渐显现笨拙。虽然,电力行业已经实现居民的远程充值交费功能,使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完成电费充值;但是对于电力仪表而言,它仍然仅仅是一个计量工具,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目前,智能家居正着力于电力资源调配的研究,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表管家将成为电力装置的研究热点,它将处于智能家居的核心位置。
        二、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及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是建立在数据定性、归类、总结、纠错的自循环体系中,通过不断纠正误差,提高算法模型的响应速度和结果契合度,让输入数据的结果准确率不断接近100%,因此它需要一定量准确数据对算法模型进行训练。
        当下最耳熟能详的人工智能产品就是智能音响,比如“小度”或是“天猫精灵”,它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搜索引擎连接识别固定的语音指令,实现了语音搜索天气、播放音乐以及设置电子闹铃等功能。再比如车辆的自动泊车功能,它是利用车联网、雷达及影像技术使车辆具备了图像识别、物体感应能力。现在的人工智能就像是对弈的棋手“AlphaGo”,在有限的条件下,能快速计算出对手的各种落子以及自己对应能大概率获胜的落子位置,针对对手的落子及时调整优化策略。


        三、新型智能电表
        现如今,电力作为清洁能源已经逐渐替代了煤、石油等,节约用电也渐渐成为现在生活必谈话题。因此作为智能电表管家的新型智能电表和电力大数据分析平台组合,将成为电力行业接下来的新型产品,此应用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用户电量调配、电路老化提醒等功能。
        智能电表管家联网方式分为两种,一是电力通信专用网络,另一种为家庭局域网。电力专用网络负责将用户电力数据信息传输至电力大数据分析平台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用户的用电行为、用电量、费用等进行实时分析,根据家庭布线电流的流向和电量,图形化显示电冰箱、电视机、扫地机器人等家电信息,动态展示家庭的各个家电的电力使用情况,推断电器和家庭电路的老龄化程度。
        用户在手机app进行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双重身份信息验证后,可以登录查看家中实时的用电情况,并且app具有语音交互功能,针对家庭电路各个区域,实现分区分域断开和闭合的管理。
        家庭局域网用于智能电表管家管理操控家庭智能设备的功能,通过电力app连接智能设备的API接口,实现数据通信和指令操作。用户在app可以看到经过电力大数据分析后的用电行为规律,这些行为数据也会传回电表智能管家,然后实现智能规划日常用电,同时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app语音交互控制家庭中电器,比如通知扫地机器人打扫卫生,电热水器烧水,空调降温等,也可以根据用户用电需求形成私人定制的用电计划。通过智能电表管家实现用电可视化、定制化、智能化,让用户体验到最优质的用电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在电力仪表之中应用,可以顺利推动智能家居可持续改革发展进程,它可以根据电压和电流细微变化及时调整用电,在用户用电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智能调配电量走向,减少电压不稳造成电器损伤的机率,以及线路老化造成的隐患。
        参考文献:
        [1]张恺.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交通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6):55.
        [2]程璐明.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交通研究[J].智能城市,2019,5(05):88-89.
        [3]张宇航.关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交通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02):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