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价值维度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评价体系研究——以某国有建筑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雷小梁
[导读] 摘要: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不断发展完善的审计类型,自1986年颁布《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几个问题的通知》至今,经济责任审计已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此期间,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审计署陆续出台和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确定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工作方式和评价内容。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不断发展完善的审计类型,自1986年颁布《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几个问题的通知》至今,经济责任审计已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此期间,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审计署陆续出台和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确定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工作方式和评价内容。然而在当前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难点,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评价体系的确立。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关乎经济责任审计的成败,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风险所在。对此,本文将基于企业价值维度的视角针对国有建筑企业经济领导人审计评价的确立问题深入探讨,通过将理论和案例结合的方式进行论述,探究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中应予以着重考虑的事项,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价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国有企业
        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高度,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对审计工作方式、评价内容、责任确定、成果运用等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落实了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全面深化改革、规范权力运行,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责任担当、反腐倡廉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逐渐由问题导向价值导向转化,这是受市场经济经济冲击的结果,也是经济责任审计不断优化调整的历史必然。对此,本文将通过对国有企业的价值体系进行分析,助力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由问题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化,确立合理、高效的评价体系。
        一、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
        国有企业是源于全体人民委托国家政府管理的国有资产,是资产的所有者,政府对社会公众承担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国家资产管理机构属于委托人,各国有企业领导人属于代理人,由于经营目的不同,导致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分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种利益分歧将可能使代理人即国有企业领导人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审计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审计监督是减少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有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审计评价结果,既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经营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人事任免和职位变动提供有效依据。
        二、国有企业价值理论概述
        目前衡量企业价值主要有三大理论,分别为股东权益最大化理论、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
        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主要表现为公司未来的收益以及按与取得收益相应的风险报酬率作为贴现率计算的现值,即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和股东权益最大化存在异曲同工之处,其要求公司管理层在确保可持续价值创造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为全体股东创造最大化的财富。
        三、国有企业价值维度评价体系分析
        国有企业除具有私营企业拥有的价值特点外,还具作为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势下的社会价值,下面对国有企业三个方面价值维度分析如下:
        (一)国有企业资产价值。企业资产价值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通常指财务报表上的资产负债情况,但由于国有企业存在在政策倾向、自然资源垄断、非开放型行业等特点,其无形资产缺乏市场价值,无法准确反映,同时这些特点还影响到资产的预期收益,是经济责任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从国有企业的经营效果来看,利润、总资产收益率等与经营效益的指标仍是衡量企业价值最主要的标准之一。2019年3月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条例》明确提出我国国有企业实施的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是中央企业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

中央每年会对EVA考核不达标的国有企业进行点名,但这单方面的考核EVA指标,就可能导致下属单位过度的鼓励利润创造,而弱化了约束监督机制,追求短期经营成果,忽略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国有企业的衰败。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从资产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其管控的好坏决定了企业是否能长远的走下去。2019年11月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出国企作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尤须稳重求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同时每年度国资委都要求国有企业上报当年度企业内部控制情况,作为衡量国有企业管控质量的重要指标。
        四、国有企业价值维度评价体系下的责任认定
        2019年7月新修订的《规定》指出审计机关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应当区别不同情况作出界定。然而在实际审计过程由于责任主体模糊、责任界限划分困难、责任程度难以量化等原因导致在经济责任界定时无法形成一致意见。目前仍主要依靠审计人员专业判断和过往经济责任审计案例经验予以判定,而这根源问题在于审计人员在界定过程缺乏一套既定的标准来确定领导人的责任范围和程度。
        五、基于国有企业价值维度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以国有企业价值维度为基准建立“一企一策”,完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其领导人的职责除民营企业所具有的职责外,还需贯彻执行国家相关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完成有关目标责任制;国家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收益上缴等等。由此可见在对国有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应考虑其行业、企业的特殊性,从国有企业价值体系出发,建立“一企一策”的价值评价体系,将有效助力于公正的评价结果,确定经济责任范围和程度。
        (二)从国有企业价值维度出发,细化评估子项,建立国有企业经济责任评估表。
        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对价值体系的六个方面进行细化,落实具体指标,做到有据可查、有理可依,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同时,根据审前需求调研结果和历史经济责任审计数据对重要性程度进行划分。如下表:
        六、总结与思考
        本文通过将国有企业的五个维度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充分结合当下国有企业特点,使得审计结论更加公正客观。
        在新时代下,审计正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面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仍需在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上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积累审计经验,更好的开展审计监督职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朱丹.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
        [2] 付忠伟,黄翠竹,张百平,马丽娟.审计“全覆盖”的工作机制探索[J],审计研究,2015(03)
        [3] 牟仁艳解佳龙杨晓璇.基于EVA的国有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J],企业经济,2013(09)
        [4] 王保平.国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之解读[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7(04)
        [5] 秦荣生.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与我国政府审计改革[J],审计研究,2004(06)
        作者简介:
        雷小梁,1992年11月,男,畲族,福建宁德人,学历:大学本科,单位:中建三局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研究方向:内部审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