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吴九柱
[导读] 随着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愈来愈被重视,中小学得到的教育资源也在逐渐增多。而中小学在教学理念上也要跟上时代步伐,抛开老旧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智慧校园的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助力学校的管理水平更高效,教师的工作更有效率,对学生综合素质起到提升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吴九柱   深圳市龙华区书香小学  518131
【摘要】随着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愈来愈被重视,中小学得到的教育资源也在逐渐增多。而中小学在教学理念上也要跟上时代步伐,抛开老旧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智慧校园的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助力学校的管理水平更高效,教师的工作更有效率,对学生综合素质起到提升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智慧校园;信息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03-01

        一、打造智慧校园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国家对于青少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教育信息化制定了新的目标,伴随信息化教育发展,研究智慧校园建设成为了目前中小学重要的目标。所谓智慧型校园便是信息化、网络化结合创新教育模式的产物,是中小学校园建设的重要创新目标,使中小学校教育资源能够有效、高效的合理分配使用。能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中小学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并对教育质量带来了极大的提升。根据不同的管理层面,学校可以更好地分配管理资源,做到优化智慧校园管理安排,更加拉近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比如,家庭作业可以实现线上教学沟通答疑等,更好地为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做服务[1]。
        中小学智慧校园是应对不同情况学生所搭建的个性化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得到进步。网络数据能够实现信息的流动才能体现信息所承载的价值。信息化教育引导在教育中将慢慢的被体现放大,并且结合学校的教育资源更能够进一步发挥作用。在智慧型校园中,信息化教育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德育活动,使学生更能够爱护校园、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比如,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都可以借助网络进行组织安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收到通知外,也确保了学生家长随时了解情况。根据家长和学生的反馈积极对活动进行调整,这样能够做到活动有效、有序并且保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极大地提高活动的效率。另外在教学课程制定上,根据信息化大数据的分享来制定合理的、科学化的课程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课上、课余的学习效果。把信息化智能大数据融入教学环境里,能够让学生无时无刻的获取知识、吸收知识,而且学生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达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爱上学习的目的。
        二、目前中小学建设智慧型校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已在探索智慧型学校上迈开步伐,有的学校已经具有完备的硬件设施,比如,多媒体网络教室等;但是仅仅拥有完备的硬件设施距离智慧型校园的建设还是有着一定距离的,还需要在智慧校园上继续探索。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对于智慧型校园建设上只是在设备的基础上走一步看一步,能用到的设备拿出来用一用,用不到的设备就在仓库“尘封”,这样走一步看一步的做法,对于智慧型校园的建设是一种浪费,无法达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定的教育目标。学校对于智慧型校园建设没有做出一套系统的计划,使得信息化教育实施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对信息化教育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此问题在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仅仅浮在表面,而没有真正的沉淀下去,不能够有效、顺利的建设智慧型校园。



        中小学智慧型校园建设上没有邀请专业的建设设计人员前来实地考察规,缺乏有效的建设规划;目前大多中小学在智慧型校园建设规划方面,只是简单的根据历年的教育经验,结合师生反映的教育问题制定浅层建设目标,这种建设计划并没有对信息化智慧校园起到帮助,没办法有效的形成一套管理系统[2]。而在信息化教育指导下,互联网与智慧校园相结合是目前智慧校园管理的新模式,但是这之中存在着各校系统不同,教学数据杂乱的情况,在整理数据时没办法有效的整合各校教育资源。而师生互动依然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学校教育并没有体验到信息化所带来的教育便利。
        三、解决中小学智慧型校园建设思考
        因为建设智慧型校园所需资源较多,学校想要真正意义上建设智慧型校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急功近利,在建设上面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研究循序渐进,慢慢来充实智慧型校园,需要充实饱满建设方案,进而制定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标准。各个地市教育部门需要增强建设智慧校园概念,使中小学领导层认知智慧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并定期组织管理层进行培训,通过中小学领导层向下扩展智慧校园建设理念,让全体教育工作者理解并接受其重要意义,明白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为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全面教学管理模式,通过现状分析、指导思想、确定目标、重点工程、保障措施五大基本建设步骤,让师生能够体验到系统的智慧校园管理机制,以达到全面教学、学习目标。学校需带领全体教师参与进来,尽力打造出能够适合学生的智慧型校园,建设中需要根据学校师生的情况做出调整,还可以各请校长带队,协同优秀教师到一线城市的优质学校考察交流,学习当地对于智慧型校园的见解,通过有效的经验交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智慧型校园建设添砖加瓦。在回来后积极分享学习成果,根据学习、讨论考察经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小学的智慧型校园建设出一份力[3]。
        在智慧学习与智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学生自习,比如,观看有趣的德育视频,讲解有教育意义的电子读物等,课程结束时再向学生提问所听所见中学到的知识,最后教师根据大数据信息化教育平台分析学生的回答存在哪些优点或不足,并加以讲解。所谓信息化教育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创建网络平台,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其中,学生可根据开放式的知识获取体系,进行对感兴趣的知识、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该软件应用可以促进智慧教学服务、资源共享、帮助学生合理创建研学情境等。而在课堂学习时,教师完全能以教材为核心,结合信息化教育平台创设科学合理的情境进行教学提问,并且充分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根据学生所回答的答案进行课上讲解,从而调动课上学习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下,学生可以利用多元化信息平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知识上的自我提升。软件的应用也可以让学生家长根据数据平台来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从而达到课上、课下学习兼容并进的智慧教学目标。
        总结:目前各学校大部分都适用于自身的数据信息平台,但是各个学校的平台之间存在不互通、不统一的情况,导致校与校之间信息不对等,教育资源不统一,形成数据孤岛。这方面急需整合出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智慧校园平台。通过多校师生以及家长集体努力打造适合当地的服务平台,梳理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获取途径,为以后的学习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能够做出合理规划是建设中小学智慧校园的第一步,科学合理规划才能够一步步落实,进而更好的服务教育工作,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科,郑霞辉,邓泳诗.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中小学智慧校园区域建设策略研究[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9(09):43-44.
[2]林书兵,张学波.中小学智慧校园的智慧短板与建设智慧——基于珠三角某地三所典型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情况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09):19-25.
[3]苏明霞.全场景服务,建构中小学智慧校园[J].湖南教育(D版),2019(11):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