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在小学生短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朱燕
[导读] 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标对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让小学体育教育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最终目标方面的改变,强调体育教学要将素质教育作为重点,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会相应的运动技能。短跑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缺乏趣味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不高,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短跑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情绪管理。本

朱燕   荣县特殊教育学校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标对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让小学体育教育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最终目标方面的改变,强调体育教学要将素质教育作为重点,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会相应的运动技能。短跑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缺乏趣味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不高,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短跑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情绪管理。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体育短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情绪管理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情绪管理;小学生短跑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49-01

        新课改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对于体育教学中的相关分项体育运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当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按照新课标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体育运动,坚持对教学理念以及方式进行更新,优化教学目标。在短跑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授和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之外,还需要指导他们的情绪管理。体育教学中包含很多的内容,对于短跑教学来说,很多学生比较喜欢,这和他们爱玩的天性相符,然而之所以很多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就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有短跑这一个项目,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了 影响,甚至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对此,教师就要注重情绪管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短跑要领,提升学生的短跑运动技能水平。
        1、小学体育短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沿用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在短跑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观念滞后,并未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思考过他们想要运用什么样的训练方式。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育教育目标也变成健康第一,这些和应试教育下的要求明显不同,让学生对于体育有了新的认识,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然而实际情况是,部分教师的理念并未得到及时的更新,一些教师在短跑教学中还运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新课改的要求不符,并未考虑学生的感受,这就让学生出现情绪化的几率提升。
        1.2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缺乏重视度,忽略短跑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识也很简单,对于体育教学缺乏重视。其他主要的科目学习对学生都会提出相应的要求,学生的升学还是要看文化成绩,这就使得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学习都缺乏重视,短跑教学的内容并不多[1]。教师对教学缺乏重视,自然学生也会不注重,这也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限制了短跑教学的效果。
        2、短跑教学中情绪管理的理解
        所谓的短跑就是短距离的跑步,这也是田径运动中的一种,新课标对短跑教学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要掌握短跑的技术要领,包括终点跑、起跑、途中跑、起跑后的加速跑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围绕这些内容设计和安排教学。情绪管理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管理学生产生的情绪,目的就是要提升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的要领,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加强学生的短跑运动技能。



        3、情绪管理在小学生短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教师要清楚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
        对于学生对短跑学习缺乏积极性、甚至有抵触情绪的情况,教师就需要明确他们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方法,对他们的情绪进行干预,让学生可以慢慢喜欢上短跑学习和体育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他们树立体育以及健康的意识,让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意志。
        3.2蹲踞式短跑教学中的情绪管理
        小学是学生接触短跑的基础阶段,也是让学生感受体育魅力的重要阶段,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就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运动兴趣。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在短跑教学中运用学生容易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除了要结合蹲踞式短跑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的进行设计。很多学生在做这个动作时都不够规范,对于蹲踞式短跑缺乏兴趣,这就是学生情绪化的体现,要改变学生的这一情况,教师就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用手拿着彩带进行拉伸,和肩同宽,学生可以随时练习,让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教师要注意观察他们的性格以及方式,分析掌握他们的优点、不足以及学习习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有效的训练方式,正确的把握时机,加入运动训练技能,提升学生的训练信心和兴趣,锻炼他们的毅力,更好的完成目标教学。
        3.3途中跑训练中的情绪管理
        这在短跑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途中跑训练中的情绪管理。跑步这项运动比较单调,很多学生之所以对短跑缺乏兴趣,就是因为学生在短跑的过程中觉得很单调,除了无聊就只能感觉到累。为了提升教学的有趣性,教师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训练。比如,在加速跑中学生的摆腿、蹬腿、摆臂动作都需要进行训练,教师要是可以将这些内容变得有趣,就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训练中,提升他们的训练效果[2]。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计时的方式,通过运动视频将学生跑步训练进行记录,并给学生展示标准的跑步姿势视频,让学生和自己的视频进行对比,明确自己的不足,及时的进行纠正,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训练效果。学生在掌握标准的动作之后,安全性也会得到提升,学生会慢慢发现自己的跑步速度也得到了提升,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3.4终点跑中的情绪管理
        这是短跑中的最后阶段,学生在这一环节的情绪波动很大,所以,要注重情绪管理。教师可以通过手势以及语言的方式给他们加油,保持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在跑向终点的时候调节自己的情绪。
        结语
        综上所述,短跑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训练中,学生的情绪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效果。所以,教师就要注重情绪管理,对他们的情绪进行调动以及管理,提升学生训练的热情和效率,让学生的短跑运动水平可以得到发展,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郭庆花,管其磊.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56,63.
[2]赖威尔.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64):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