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邓国娟
[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被大部分老师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新素养大大提升。但明显的是,若要进一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从笔者的教学经验出发,分析初中语文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为初中语文老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邓国娟   四川省犍为师范学校附属初级中学  614402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被大部分老师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新素养大大提升。但明显的是,若要进一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从笔者的教学经验出发,分析初中语文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为初中语文老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42-01

        新课改中语文教育指出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本上知识的同时,积极热情的参与讨论以及其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互动学习,互助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育中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由于它存在很多优势,所以深受老师的青睐。
        小组合作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是一项任务分配明确的互助性学习形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习小组进行优化管理,不断完善小组合作的课堂行为方式,才能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化。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学习可以有效地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不同于小学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实际交流能力。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所在是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还在学习中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正迎合了初中语文教育的要求,更好更有效的完成了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在将来的工作中团队合作能力使每个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合作的重要意义。在遇到问题时,通过团队的互助讨论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小组合作学习虽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后得到的的教学效果远远低于其他教学方式。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其原因在于小组合作教学在实施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导致很多小组学习趋于形式化,不符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在理念,所以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现阶段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其实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其原因在于老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组织小组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组织小组学习时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而且小组讨论过程中往往都是喧闹不止,毫无秩序可言。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和老师的组织有很大关系,所以教师自身素质也要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而提高,在组织学习中,老师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及时指出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性的参与小组学习中去。此外,传统教学中课时安排往往十分紧密这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存在着时间的限制,因为小组学习需要较多的课堂时间,这就导致教师往往为了正常教学内容的进行而缩短小组讨论时间,使得小组学习根本得不到真正的进行。
        三、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迎合了新课改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主要观念。小组合作在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善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小组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提出几点意见。
        (一)初中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学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以基础知识为主,结合新课程理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以基础知识为根本,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科学的制定学习任务,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在相互帮助中共同进步。
        (二)很多老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时无法改变转变教学观念,所以对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很重视。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激烈,合作意识已经成为现代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素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传统教学中,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意识缺乏,这对于将来要步入社会的的学生是不利的。因此,要想小组学习有效的进行,教师就要积极地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性交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充当指挥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及时地为学生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结合作能力。
        (三)当然,小组合作的学习必须在学校和老师共同的努力下才可能很好的实施和进行。首先,学校方要加强对小组学习模式的重视,还要为小组合作模式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为学生合作能力的养成提供强大的支持。这就要求学校教学评审标准不能只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衡量,更主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才会更好的进行下去。
        初中语文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需要语文老师付出多倍的努力,积极解决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让初中生有足够的空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展示自我,在合理的评价中不断创新,激活学生的思维。语文老师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记录学生合作学习的果实,落实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文.初中语文小组讨论式教学优化策略研究.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