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蒋军
[导读]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熟的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改变。在以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提升教学效率,还会使得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是信

蒋军   浙江省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  310000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熟的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改变。在以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提升教学效率,还会使得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是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让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有效的提升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学模式;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39-01

        引言
        在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是现阶段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所需达到的目标。而创新教学作为新时代的教学方式,给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赋予了更新的内涵,主要通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而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怎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进行有效的培养,是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分析,并加以改善的。
        一、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创新,使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必要性
        (一)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应试教育理念对教学的影响,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使得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实践与动手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最为主要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通过将知识点进行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得学生在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内容中去,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实践操作的不重视,会使得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理解不到位。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只有进行有效的创新,从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积极,对于信息技术的有效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现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信息技术及教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分的一部分,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通常都表现在玩游戏、看视频等方面,教师要结合该阶段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使得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1]。
        二、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要阻碍因素
        (一)课堂教学模式固化,学生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调动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相比较于其他学科的时间较短,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资源,大多情况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任课,由于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度不足,从而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固化,使得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升,进而导致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由于个人兴趣和生活环境的不同
        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个人兴趣以及生活环境因此的影响,使得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内容的认知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次,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所涉及的计算机设备等的了解不足,使得学生不能够有效的去使用计算机。最后就是学生个性差异所导致的对于学科的偏科现象,进而对信息计算的学习效率得不到良好的提升[2]。
        三、推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创新,使课堂教学活起来的主要策略
        (一)创新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都处于发展加短,其次就是该阶段的学生比较贪玩好动,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创新,从学生的内心去激发其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到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为形象的去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并且对其学习兴趣也能够有效的进行培养。
        例如,在开展《初识画图程序》的使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定新年或者一个节日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利用程序制作贺卡,数学程序的画图工具。通过该种形式对本节内容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各个相关知识点进行掌握,并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对问题进行发现、分析并解决。
        (二)多维度开展课堂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的教师大都通过“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的淡化,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维度对课堂实践过冬进行开展。
        比如在《晒晒我的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的学习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能够充分的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其他同学的优秀观点方法进行学习,进而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三)善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知识获取能力
        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去学习知识、了解世界。例如,在对《装扮桌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图片,而老师需要教会学生掌握应该如何去装扮,考虑到教学对象为三年级的学生,所以在教学生的时候应该尽量生动,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与所学知识进行制作。这样的方式在使得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同时,对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也起到了有效的培养[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转变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培养,使其学习效率与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从而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对学习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的同时,还能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贾宏亮.让小学信息技术课"活起来"[J].甘肃教育,2020(9).
[2]伍丽丽.如何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6):136-136.
[3]孙瑞君.如何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J].魅力中国,2016,000(03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