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侯兴勤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侯兴勤
[导读] 教育的主要目的与意义就是挖掘学生自身的内在潜力与价值,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填鸭式与灌输式的教学法,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这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引入开放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侯兴勤   长宁县竹海镇中心小学校  644300
【摘要】教育的主要目的与意义就是挖掘学生自身的内在潜力与价值,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填鸭式与灌输式的教学法,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这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引入开放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策略;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35-01

        开放式教育是针对封闭教育来讲的,是一种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开放性体现在: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资源运用。该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将我的关于开放式教学的几点感受浅谈如下:
        一、开放式教学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意义
        1、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封闭式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中心,而学生则是教师教学的附属者,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开放教学课堂则使得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局限于课本之上、课堂上而是生活中的任何资源都能够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沉闷的教学氛围被打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其学习热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这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升。
        2、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动脑能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通常会根据课本内容,逐题讲解、布置习题、考试检查,学生在课堂下面只是被动的服从教师安排,其学习积极性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讲解的是好是坏,学生一律接受,教师看似顺利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但实际上小学生的年纪毕竟比较小,记忆能力及理解能力都不够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无法真正的掌握教师所布置的全部知识,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在学习知識期间缺乏针对性。开放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则能够有效的弥补该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积极的动脑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能够更加有目标、有选择性的学习知识。



        3、培养创新意识,开发智力潜能
        通过教学对学生开放式的培养,能够有效的激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学习精神,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自行去理解和思考,在自主探究知识的时候,学生将会收获更多的快乐,在课堂上学生拥有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这实际上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讲解了再多的知识,但是学生如果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那么他们也很难真正的学好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当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还应当讲解学习知识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放式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其突出性的优点,就在于为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知识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探索自己喜欢的知识,这样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二、开放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措施
        1、转变教师的教学地位,实施教学多元化
        在开放式教学模式应用期间,要想更好的发挥该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教师首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认识,做好角色转换工作,在课堂上不能再以自己为尊,而是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引导他们自主的去探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数学是一门灵活多变的课程,教学中可能许多教师会发现即使是通过一道题目,可能也有多个不同的解法。教师所讲解的方法也并不是唯一的。在教学中教师转变自身角色时,应注意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的种种看法和意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在面对思维能力比较差,学习进展慢的学生,教师更主要加强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其学习能力。
        2、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开放式教学背景之下,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应当注意转变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高效的课堂,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比如说,在教学中可以将游戏与知识结合在一起,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将学生们带来相应的学习情境中去。同时,小学数学内容简单,知识的实用性比较强,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在安排学生预习新课时,可以给他们布置这样的小任务,观察一下生活中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与课本上学习的图形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丰富学生认知。
        总之,开放式的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数学教学,是一种开放情境,调动学生探索学习、激发创新、发展个性的教学。教是开放性的引导,学是参与式的体验,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沉闷的传统式课堂教学转变为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操作、思考、讨论、交流、争辩;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现,发展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以主体的身份最大程度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喜欢学数学。
参考文献
[1]刘萍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20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