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渗透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骆琴
[导读]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渗透人本理念,尊重班级学生,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符合当代教学需求。在初中阶段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丰富的体验,积极促成课堂教学的发展。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可以通过民主氛围建构、规范的班规班纪、组织学生干部团体、树立模范榜样等形式,积极促成教学工作的发展。

骆琴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江第一初级中学  528000
【摘要】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渗透人本理念,尊重班级学生,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符合当代教学需求。在初中阶段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丰富的体验,积极促成课堂教学的发展。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可以通过民主氛围建构、规范的班规班纪、组织学生干部团体、树立模范榜样等形式,积极促成教学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30-01

        前言
        班主任教师肩负与学生沟通互动的职责所在,也是实现班级管理、维护良好班级秩序的关键。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师,顺应班级学生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于班级管理中真正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面推进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的发生发展,为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奠定基础。本文即针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展开讨论,以探寻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就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将知识点带入到课堂中,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丰富的体验。在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首先就应当充分了解班级的每位学生。在一个班级中,形成集体的前提是每位学生个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个体才逐渐成为主体。作为班主任教师,承担着对一个班级的管理职责,也应当尽可能的了解每位学生[1]。班主任教师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征、家庭环境背景等,只有真正了解到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才能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有的放矢的推进。在一个班级中,只有个体充分得到关注与尊重,才能使每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逐渐构建班级文化氛围。
        比如:某班主任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女同学,其很注重个人形象,很喜欢打扮,经常会得到班级男生的关注。其班主任再与这位女同学沟通之后了解到,该同学就是想吸引男生的目光。面对这一想法,其班主任拿出了一本泰戈尔诗集与一朵玫瑰,让这位女同学选择。在同学选择了玫瑰之后,其班主任告诉她,玫瑰会枯萎,但知识却是永恒的。女孩要懂得以自己的优秀来获得男生尊重、欣赏的目光,而不是凭借美貌去吸引男生短暂的目光。这样的教育引导,不仅能够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也能够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理念。
        二、良好的教师行为规范
        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当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以身为范,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成长的榜样。班主任教师是班级管理的执行者,也是一个班级中与学生最为紧密的。初中阶段学生还未形成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未能实现发展,更多的还停留在对周围的成年人的模仿中,而班主任教师成为他们最近的关注对象。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不应再将自己置于管理者、权威者的角色定位中,而是要作为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将自己化为一抹暖阳,去温暖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影像学生。作为班主任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管理学、心理学等教育工作相关专业技能;约束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于自己的所授课程中,则将健康阳光的价值观念传递于课堂中,使其影响到学生[2]。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并从约束自身开始班级管理工作,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的“亲其师,重其道”,参与到课堂中,真正的将知识点带入到课堂中。


在组织教学中,良好的教师行为规范,是实现班级管理的基础,能够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消泯师生间的隔阂,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三、树立班级学生榜样
        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氛围中,也要及时关注到对学生榜样的树立,实现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树立班级学生榜样。以2020年度的疫情为例,复课后的班级管理更为严格,需要每日测量体温、进行班级消毒,于是学生的日常值日工作也变得更为辛苦。以班干部为代表的班级一部分学生积极报名做了校园志愿者,既参与到班级的体温检测、消毒的排班中,也参与到学校的消毒中,共同维护校园的环境。笔者观之深受感动,悄悄拍下了几位学生在“执勤”中的样子,最后剪辑成了电子相册,在班会课中肯定了大家为守护学习环境的努力,并且将其上传到学校的官网中,树立学生榜样。在这些榜样的带动下,学生开始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这场全民疫情防控中,每天留下值日的同学由原本分好的小组,到每天都会主动多几位帮忙的同学等,真正实现了良好的班级氛围建设。事实上,所谓班级管理,也是一个人与人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既要去试着理解学生,影响学生,也要为学生预留出表达的空间,而非完全的把控。当班级民主氛围形成、班级文化建成,学生会自然的展现出对这里的爱。
        四、建设班干部团队
        建设班干部团队,是一个班级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环节,也需要教师及时组织并加以指导。初中阶段学生完全实现独立的自我管理还有差距,此时还需要班主任教师加以指导。班干部能够传递教师与学生未能直接说清的信息,带动班级氛围,服务班级学生,但是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而言,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并加以指导,如有意识的引导班干部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有些班干部比较温柔,但是善于与学生交流,有些班干部则善于运用谈话的策略等,而如何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是教师需要加以指导的[3]。作为班主任教师,将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也要充分利用班会等阶段,与学生进行民主互动,锻炼班干部组织能力等,逐渐将管理的权限让渡给学生,指导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加以学习及互动,建构民主氛围。
        五、制定民主的班规班纪
        班规班纪是维系一个班级的基本规则制度,实现民主的班级管理,也应当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讨论制定符合的班规班纪。如此次疫情期间,班级管理工作也更为谨慎,许多新的问题也逐渐出现,如在班级是否能吃东西了?如何保持班级环境等。基于这些问题,笔者组织了一场班会,会发现学生开始自觉关注到一些问题后,给出了独特的思考,提炼出许多班级有益的建设,如一些学生提出“不在教室内吃东西了”、“每天都把自己的垃圾带走”、“在班级设置消毒角,进班之前先消毒”,这样原本一些头疼的话题,也让学生自主解决了。甚至有些学生表示,既然这么辛苦,不如“苦中作乐”,把近期的班会活动改为画口罩活动,给每天戴着的口罩贴上笑脸。这些新的班规班纪,以及活动形式都是由学生自主讨论出来的,笔者也由此发现,在民主的氛围之下,学生独立思考所闪现出的熠熠风采。
        结语
        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师,尝试班级的民主管理与建设,及时与学生达成互动,为学生建设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具有积极意义,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尝试与探究,找寻教学工作的思路所在。
参考文献:
[1]薛丽.论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10):32.
[2]谭忠合.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20(12):66-67.
[3]周俊霞.探究班主任如何处理班级管理中的对立问题[J].华夏教师,2018,13(5):323-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