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扎西加措
[导读] 随着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实施,学生不同的个性给班主任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初中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时期,所以初中班主任承担着引领学生正确学习并进步的责任。班级中的创新管理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学习道路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就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阐述如何创新实践管理办法。

扎西加措     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逸夫民族中学  青海  同仁  811399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实施,学生不同的个性给班主任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初中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时期,所以初中班主任承担着引领学生正确学习并进步的责任。班级中的创新管理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学习道路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就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阐述如何创新实践管理办法。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63-01

        前言
        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对于教师的看法普遍带有着一些“畏惧”,虽然学生们“怕老师”,但是可以保证初中课堂的课上纪律良好。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并不能贴合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无法有效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素养。所以,初中班主任需要根据新课改教育目标以及班级情况积极地进行班级管理办法革新,进而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需要做什么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化教育的初级阶段,但是由于此阶段,知识学习明显任务加重,在教师对学生较为“严格”的管教时,学生很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而且初中学生的三观都还在完善阶段,初中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显得格外的强,很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便是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学生良好三观的培养,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等[1]。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教师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班主任管理创新实践
        首先是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本着以学生为核心的管理理念,通过询问等方式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人情况,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初中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和教师的接触最多,所以教师的管理对学生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应确保对学生的教育认真负责。


由于初中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发育,对于各种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很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比如,在课上的纪律问题,因为初中学生多数比较贪玩,课上免不了走神或者交头接耳等情况,这些也都是因为学生的好奇心引起的。班主任可以根据这点制定像同学之间互相监督的课堂纪律等的规定,让学生们对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举手报告,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期间的课堂纪律能够保持良好,还能有效地减少教师在教学期间因管理班级纪律所浪费的宝贵课堂时间[2]。此外,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也极大地影响着班级管理的难度,如果班主任在管理时使用较为严苛的管理办法,极易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虽然这个阶段的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并不像小学那样,但是初中学生也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故意不按时完成作业、不认真学习那些比较严苛地教师的课程等,反过来班主任如果做到以学生为本,使用较为人性化的方式进行班级的管理,那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于教师的喜爱程度,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诚挚,使学生们对于自己喜爱教师的课程可以更好地去学习,这也属于一种较为有效的管理方式。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积极帮学生建立负责任的处事态度,因为目前国内大多数家庭只有一到两个孩子,父母对于孩子的“溺爱”让学生产生了“极度个人主义”,所以在初中教学期间经常会出现遇事哭闹的情况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活动,让学生每天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小错误,并自主地寻找预防或解决方法,最后教师对学生寻找到的预防或解决方法进行点评,以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责任感[3]。此外,初中班主任管理中教师可以积极创新进行学生小组式管理,比如: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选拔出具有团体意识、责任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由组长负责本组所有学生的学习监督、课上纪律管理等,并且在每周或每月对小组组长的管理工作进行点评和指导,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群体的自我监督能力,加强学生的课堂纪律性,还能有效地师生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让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去互帮互助,并在初中阶段得到更好地全面发展。
        三、总结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本展开管理,积极促进学生与学生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友善关系,做到良好地和谐校园发展。在管理工作中不仅需要注意学生的纪律保持,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在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法旺,朱明兰.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8(02):232-233.
[2]李桂英,牟涛.浅析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8(07):137.
[3]姜萍,常伟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