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的应用及教学方式解读 唐业银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唐业银
[导读] 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导学互动”模式有效的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初中数学学习的效果。本文将会主要针对”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

唐业银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石湾中学  广西  北海  536100
【摘要】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导学互动”模式有效的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初中数学学习的效果。本文将会主要针对”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模式;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55-02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的数学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转变在机身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导学互动”模式以教师的指导为基础,运用多方面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能够积极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导学互动”模式的基本含义
        导学互动从表面上理解意思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导学和互动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导学”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对学生的引导、指导的作用,“互动”能够加强师生之间互动。在应用“导学互动”模式时,首先要为学生列出教学大纲,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熟悉教学的内容,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就需要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之前存在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一同探讨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自己在一旁协助,在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或结论不够标准时进行补充。最后带领学生复习巩固,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解读。
        二、“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要性
        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多少会有一些叛逆心理,而初中数学又是初中教育中的重点学科,如果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应试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虽然会使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所提升,但也会导致学生形成固定思维,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甚至还会让学生对于学习数学产生抵触的心理,十分不利于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而且学生之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教师用单一的教师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导学互动”模式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讨论相关的数学问题,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教师在“导学互动”模式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就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从而调动合适的学习节奏,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团队协作的意识以及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在互动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问题进行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数学课堂的开始,利用提问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中,这样能够充分吸引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这对教学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进行课堂的导入时,为了能够让问题充分的吸引学生,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


有层次感的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逐渐使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为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除了要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合理优化课堂结构以外,教师还应注重采取科学的手段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能够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会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方法,把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听讲过程中带着这些问题思考,以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其次,课堂上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地反馈出来,寻求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最后,及时反馈学习成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时刻把握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目标反馈成果了解学生们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自身教学不足之处,对于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反复强调讲解,以有效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而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充分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3.通过生活化教学案例,构建互动式教学课堂
        教师应当积极的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生活中充满了教学,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利用生活化的案例引导学生,使学生深入了解教学知识,促进师生间的交互,积极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思,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中,引出生活动的案例,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就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利用阶梯式的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初中数学课本将知识由浅入深进行排列,呈现出了阶梯式的特点,每个关系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是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使教学的问题有一定的梯度性,才能够逐渐将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充分。先提出问题,接下来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回忆,可以运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提问学生怎样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举例说明;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并为学生总结出本节知识的框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这一节课的收获,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
        5.营造轻松课堂氛围从而促使学生“敢问”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活跃的思维实际上就是问题的“种子”,而其是否能够萌芽,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为其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具备敏锐的数学目光,自主发现问题,并基于数学的视角提出有效的问题,作为教师必须要突破传统观念,积极转变自我角色,更要关注学生的情绪,这样才能为其架构轻松和谐且积极的课堂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导学互动”模式能够加强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导入,这样就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生活中的案例,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知识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更加深刻的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居兰铭.基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6):78.
[2]赵玲超.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