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超声影像检查特征及超声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   作者:李玉慧
[导读] 分析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及超声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
        李玉慧
        安新县医院                河北保定          071600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及超声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于我院就诊的7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纳入研究,予以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的准确率高于经腹超声(P<0.05);子宫腺肌症的超声影像检查特征以子宫增大、边界不清等为主。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典型,宜加强经阴道超声检查在这类妇科疾病诊断中的推广。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超声影像特征;子宫增大

        前言:作为妇科常见病,子宫腺肌症可引发经量增多、严重通经等问题,为女性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体验[1]。准确的诊断工作,可为这类妇科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支持。超声技术是妇科诊断中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为确定该方法的应用价值及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超声征象,本研究针对71例患者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7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年龄(36.9±12.1)岁;病程(3.5±0.9)年。
1.2方法
        71例患者均分别行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1)经腹超声。以ASPEN超声诊断仪(ACUSON公司)开展超声检查。选用频率处于2.5-5.0MHz范围的腹部探头。嘱子宫腺肌症患者检查前2h适当增加饮水量,以达到膀胱充盈状态。引导子宫腺肌症患者取平卧位,将低频超声探头置于子宫腺肌症患者腹部,经多个切面探查患者子宫、双侧附件区等状况。发现病变位置后,适当调整腹部探头角度、位置,以获取清晰图像,便于医师确诊。(2)经阴道超声。诊断设备型号与经腹超声一致。以频率为5.5-7.0MHz的经腔探头开展经阴道超声检查。引导子宫腺肌症患者于正式检查前,排空膀胱。指导患者取标准膀胱结石位,将外罩无菌保护套的高频经腔探头置于患者阴道穹窿处。适当调整经腔探头角度,清晰显示患者子宫、附件区解剖结构。确定病灶位置后,进一步调整经腔探头,观察内部回声、血供状况等。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1软件统计。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超声诊断结果
        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经腹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的准确率为80.28%,低于经阴道超声(P<0.05)。

2.2超声影像特征
        (1)二维超声表现。本组71例患者中,18例为局灶型病变,32例为弥漫型病变,另外21例为前/后壁型病变。①局灶型病变。这类患者的二维超声征象为:17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形态不规则,占比为94.44%。18例患者均伴子宫增大。16例患者边界不清,占比为88.89%。10例患者子宫内伴声衰减,占比为55.56%,另有8例患者伴栅栏状衰减回声,占比为44.44%。3例局灶型出血患者的小囊内可见云雾状回声。②弥漫型子宫腺肌症。这类患者的超声征象为:31例患者伴子宫球形增大征象,占比为96.88%。26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肌层回声增高,占比为81.25%。28例患者病灶呈粗颗粒状,且分布不均,占比为87.50%。③前/后壁型子宫腺肌症。这类患者的超声表现为:21例患者均可见子宫不对称性增大。19例宫腔内膜线前移,占比为90.48%。20例患者伴后壁肌层增厚,占比为95.24%。17例患者伴栅栏状衰减征象,占比为80.95%。(2)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①血流分布。局灶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仅病灶内可见血流信号增多;另外两类子宫腺肌症患者可见子宫内血流信号增多,病灶处肌层的信号呈条状散在分布、星点状分布或放射状分布。伴感染、病情严重者,肌层内可见有呈网状分布的粗条状血管。②血流频谱。65例患者可见低阻静脉性频谱,占比为91.55%。
3讨论
        随着子宫腺肌症发病率的持续升高,这类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断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根据既往经验,造成子宫腺肌症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为:(1)疾病表现缺乏特异性。子宫腺肌症所引发的临床表现,与多种妇科疾病类似。(2)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在影像学检查方面,各类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征象,与子宫肥大症、子宫肌瘤等疾病具有一定相似性[2]。基于上述状况,选择适宜方法提高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准确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超声检查是一种经典影像学技术。在子宫腺肌症中,该方法的诊断原理为:超声检查可借助超声探头,获取女性受检者的子宫、附件区图像,根据图像所显示的病灶位置分布、病灶形态及血流分布特征等,确定子宫腺肌症类型。
        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优势在于:(1)诊断结果准确。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均可为子宫腺肌症的鉴别提供支持。但以前者实施检查期间,部分子宫腺肌症患者可能受探头与病灶位置间隔较远、腹腔内正常器官、组织遮挡等因素的干扰,而产生漏诊、误诊问题。相比之下,经阴道超声模式下,经腔探头的置入可有效缩短探头、子宫腺肌症患者病灶间的距离,且该方法的抗感染性较强,其可获取清晰、准确的声像图,为医师的精准定位、鉴别提供支持[3]。本研究提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的准确率为98.59%,高于经腹超声(P<0.05)。(2)可重复应用。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症。准确的疗效评估、预后预测,是子宫腺肌症治疗的重要支持。引入经阴道超声后,医师可利用该方法,重复开展检查,对比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后、治疗前的超声声像图差异,并将对比结果作为调整后续干预方案的依据。(3)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如何提升患者满意度,是妇科诊疗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相较于经腹超声而言,经阴道超声的优势在于:该方法无需子宫腺肌症患者维持膀胱充盈状态。此外,该方法在诊断准确性方面的优势,也有助于改善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宜于子宫腺肌症诊断中,推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技术,以便利用该方法,准确发现患者的子宫病灶,进而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病情控制提供良好支持。
参考文献:
[1]易俊秀,段海珊,郭燕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腺肌症及腺肌瘤的临床价值[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0,29(01):82-84.
[2]卓静静.观察经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8):1535-1536.
[3]郑高鹏.经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8):224-225.

李玉慧(1977.0707)姓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学历:本科;现有职称: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