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钢
中国人民解放军32302部队 北京100144
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临床药师干预下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从某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按年龄、性别、病种相同及病情相似的条件分别随机抽取临床药师干预治疗患者72例为应用组,非临床药师干预治疗患者95例作对照组,统计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不良反应率和成本效益等指标。结果 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面,应用组抗菌药物用药合理率、用药强度、联用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3.06%、减少0.54DDDs/d、减少17.31%,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率方面,应用组比对照组减少9.8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成本效益方面,应用组平均疗程、平均治疗费用、治疗有效率分别比对照组减少2.76天、减少1582.66元、增加9.14%,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需要临床药师干预,临床药师干预能保障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抗菌药物使用效率,提升成本效益。
关键词:临床药师;呼吸内科;药物治疗;合理性建议
引言
人体呼吸系统由于具有开放式的生理解剖结构特点,极易受到各种细菌和致病菌的侵袭,引起各种类型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抗菌药物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由于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现象日益增多,普遍存在着药物应用或联合用药不当、超剂量、超疗程用药等诸多问题,不仅提高了致病菌的耐药性,降低了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与精神负担。因此,提高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一直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相关文件,我院逐步加强了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在促进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按年龄、性别、病种相同及病情相似的条件,随机抽取在某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应用组,同期选择9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住院患者。
1.2方法
由临床药师对应用组医师所开具的用药处方,依照患者的疾病类型、药敏试验、抗菌药物应用适应证、药物应用种类、用法与用量、配伍、溶媒等方面进行综合点评,并填写相关质量控制报告。将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处方提供给科主任组织通报学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有效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对照组临床医师根据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和临床经验开具用药处方进行治疗。
2结果
2.1用药合理性应用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72例,抗菌药物使用合理67例,合理率93.06%;对照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95例,抗菌药物使用合理76例,合理率80%。
应用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比对照组增加13.06%,统计学差异显著性明显(χ2=6.74,P=0.0096)。应用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72例,抗菌药物联用8例,联用率11.11%;对照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95例,抗菌药物联用27例,联用率28.42%。应用组抗菌药物联用率比对照组减少17.31%,统计学差异显著性明显(χ2=6.40,P=0.0121)。应用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72例,平均抗菌药物强度1.72DDDs/d;对照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95例,平均抗菌药物强度2.26DDDs/d。应用组抗菌药物强度比对照组减少0.54DDDs/d,统计学差异显著性明显(t=5.13,P<0.0001)。
2.2不良反应
应用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72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率2.78%;对照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95例,发生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率12.63%。应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减少9.85%,统计学差异显著性明显(χ2=3.97,P=0.0472)。
2.3成本效益应用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72例,有效71例,有效率98.61%;对照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95例,有效85例,有效率89.47%。应用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增加9.14%,统计学差异显著性明显(χ2=5.90,P=0.0168)。
3讨论
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会促使细菌和致病菌出现高耐药性,导致无法有效抑制耐药性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可致使患者体内细菌群落种类和数量失调,易增加患者二度感染的风险和概率,导致病情加重。临床上为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普遍存在广泛应用广谱或超广谱抗菌药物的现象,由于患者病情无需采用广谱或超广谱类药物治疗,此类药品价格均较昂贵,无形中既造成药物资源浪费,又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药师干预用药是指其在按常规分发药物之外,充分运用自身药学专业知识,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临床药师通过直接参与查房和会诊,直接掌握患者的病情等第一手资料,能有效为医师用药方案提供合理化建议,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表明,加强药学干预能够提高呼吸内科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病程,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医院应鼓励临床医师学习临床药学知识,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必要时还可以成立临床药学组帮助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1):9-15.
[2] 王健美,熊慧,马挺. 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后饮酒致精神异常的双硫仑样反应 1 例[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 30) : 159-161.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 1) : 9-15.DOI: 10. 3760/cma. j. issn. 1001-0939. 2014. 01. 005.
[4] 吴梅花,翁淑琴,肖淋,等. 莫西沙星致神经系统毒性及精神障碍的系统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 9) : 855-857.DOI: 10. 13699/j. cnki. 1001-6821. 2016. 09. 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