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刚
邳州市官湖中心卫生院 江苏省邳州市 221300
摘要:本院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相关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实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此来对临床用药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评判,继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合理用药建议。结果?所选取的这500例心血管内科当中的患者,出现临床用药不合理情况的患者为34例,占总人数的6.80%,依次为药物剂量用法不合理>诊断及用药不合理>忽视禁忌证>配伍不合理>抗菌药使用不合理。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治疗中,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频繁出现,应逐步增强重视度,通过用药监管的方式,降低或预防用药不合理问题。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合理用药
引言
我院心血管内科主要是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与心脏、血管循环系统有关疾病。这些疾病通常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方式。在使用药物治疗时,由于我国药物使用管理较为松散,常出现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对患者治疗造成不良后果,例如不合理用药后患者治疗效果不能充分保证,可能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出现患者死亡。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均会有一定不良反应,从而引起其他并发症,使患者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就心血管内科患者在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常见性问题及合理用药策略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病人,其中有256名男性患者,244名女性患者,年纪在33岁~92岁之间,平均数为(51.47±9.09)岁;最短病程为6个月,最长病程为21年,平均数为(6.47±4.84)年。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心血管内科病诊断标准。
1.2方法
通过对5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资料的整理,分析存在的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再依据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文献研究,对用药不合理表现进行总结,再提出整改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21.0统计软件,利用此软件对文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前者用(x±s)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检验;后者用(%)表示,组间数据施行x2检验。P<0.05时,对数据进行比较之后具有意义。
2结果
在500名心血管患者中,存在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患者为34例,总发生率为6.80%,依次为药物剂量用法不合理>诊断及用药不合理>忽视禁忌证>配伍不合理>抗菌药使用不合理。
3讨论
由于临床中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通常患者在发病后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风险存在,并且由于目前临床中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具有较多的药物进行选择。因此,极易造成临床中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不良反应的频发,更是严重影响了患者后续的疾病治疗,甚至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心血管内科在为患者提供专业治疗的过程中务必重视合理用药问题。
本研究中共纳入500例心血管相关疾病患者,其中共发生用药不合理现象130例,占总患者人数的51.17%,可见临床中心血管内科中用药不合理的发生概率较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为避免因用药不合理造成的医疗事故,医务人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保障用药的合理性。在130例发生用药问题的患者中主要为临床循证证据缺失(14.58%)、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13.33%)、配伍不合理(8.33%)、用药缺乏针对性(6.67%)、给药剂量不合理(5.83%)以及服用方式不合理(5.42%)。下面将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临床循证证据缺失:循证证据是将目前得到的准确性证据与主治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相结合,再加入患者意愿,从而形成的具体治疗方案。心血管疾病包含较多疾病类型,主治医生需要掌握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再结合专业技能与经验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确诊。如果临床循证证据缺失,主治医生掌握的数据较少,在选择治疗手段时会产生错误选择,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会发生病情加重或威胁生命安全等事件,不利于患者康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心血管内科治疗过程中常普遍应用抗菌药物,存在抗生素滥用问题。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患者产生较强耐药性,致使抗生素药物治疗作用不断降低。分析原因是因为主治医生在用药时无法准确掌握抗菌药物及未把患者实际情况考虑在内,只是凭借自身经验用药,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配伍不合理:心血管疾病在患病同时还会伴随其他病症,在治疗手段上,要掌握患者所有病症,根据多种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主治医生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还需治疗其他伴随的病症,需要进行药物配伍工作,明确掌握药物与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克现象,斟酌给药方式与用量,才能达到同时治疗多种疾病的目标。如果发生药物配伍不合理现象,患者在治疗后会发生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康复。用药缺失针对性:心血管内科在用药治疗患者时,需要针对患者症状加入对应的药物治疗。由于患者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又伴随其他病症,需要主治医生针对多种疾病给予药物治疗。由于患者所患疾病类型较多,药物间又存在相克因素,医生在给药时会选择可以同时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在此种药物治疗下,虽然药物具有一定疗效,但因为缺失针对性,使疾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未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加大患者负担。给药剂量不合理:心血管内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对症下药,还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药物剂量。确定药物剂量是否准确,依靠的是医生专业技能水平与临床经验,由于医院内部年轻医生较多,临床经验较为缺乏,无法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确定具体用药剂量,制定的给药剂量往往无法达到抑制病情的目的,使治疗效果较为低下。服用方式不合理:药物的服用方式决定了治疗效果,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确定药物服用方式。由于医生对药物的掌握能力较差,无法掌握每种药物的服用方式,在治疗时,靠经验决定服用方式十分不合理,导致治疗效果降低,不利于患者康复。改善策略:从上述内容可知,心血管内科给予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多用药不合理现象。改善这些问题的措施需要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①医院要加强医生药物知识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医生对药物的掌握能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较为复杂,并且常出现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位患者存在的病症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掌握每位患者的病情并对症下药。另外,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不良反应是决定患者病情的重要环节,医生需要详细掌握这些药物特点,才能提高用药质量。医生在给予药物治疗后,还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病情,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效果及是否产生不良反应,从而改变给药方式及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②明确掌握药物配伍禁忌: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会伴随其他病症,医生进行药物配伍时,如果发生配伍不合理,则会降低药效并产生不良反应。医生要不断提升自身药理知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运用多种药物治疗时,明确配伍药物、给予剂量、给药方法等,使所采用的药物与患者实际病情相符,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心血管内科的用药问题,临床仍存在不少问题,使得用药质量出现下降,需要根据临床用药问题,提出对策,切实保证用药安全,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维.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9):49-50.
[2] 乔晓华.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110+115.
[3] 晏文宇,韩 琼,冯婷婷,江 茜,章丽莉.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