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华
湖北省巴东县中医医院,湖北省恩施州 444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足患者行内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并对该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共76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1月-2020年3月,在临床治疗中,分别采用了常规性治疗、内科综合治疗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展开实验,对应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人数均等,各为38例。结果: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观察组对应比值明显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方法的应用下,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与常规性治疗相比较,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前言:糖尿病足一般由糖尿病诱发而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类型。通过对该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性来看,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并且患者通常会存在较长的患病时间,想要完全治愈,难度较大。在糖尿病足发生原因的分析中,血管病变、伤口感染、周围神经病变均可能会诱发此病。病情较轻的患者,局部皮肤会出现明显的溃疡症状,若未得到及时的医治,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现如今,我国每年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在升高。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医疗专家需加大对此病的治疗研究力度,探寻出应用价值较高的治疗方案,能够尽快改善患者的病症,达到更好的预后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共包含男女患者23例、15例,年龄最大81岁,平均值为(41.73±5.43)岁,患病时间最长不超过24年,平均时间为(11.85±2.59)年;对照组共包含男女患者25例、13例,年龄最小27岁,平均值为(42.78±4.38)岁,病程最短2个月,平均时间为(10.68±3.68)年。在X线检查、尿常规等相关检查下,已经将脑出血、肿瘤、癫痫等疾病排除,患者的肾功能健全,从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1.2方法
将常规性治疗方法用于对照组。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其后,按照以往常规治疗操作方法,进行控压、控糖处理。另外,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针对身体布局创伤,要及时清理[1]。
将常规性治疗联合内科综合疗法用于观察组。具体治疗方法为:每日做好患者血糖、血压相关指标的监测,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按照以上描述,对患者行常规治疗。另外,指导患者接受神经传导检查、彩超检查,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对细菌的生物学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对于水电解质、PH平衡的纠正,采取常规干预措施即可。另外,选用前列地尔、丹红药物,指导患者以口服的方式用药。与此同时,完成扩血管、抗感染等治疗措施。针对溃疡患者,在治疗中,应选用恰当的抗生素药物,指导患者口服使用。另外,将坏死的皮下组织进行清除,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对创口进行消毒和清洗。针对合并窦道的患者,在切开引流环节中,需切除坏死的足趾。部位切除后,医护人员需做好换药、皮肤消毒等常规护理工作,合理使用敷料,一般为藻酸类的敷料。
1.3观察指标
在两种治疗方案的应用下,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评估。对于治疗后病情控制良好,创口愈合程度在90%以上,临床各项检测指标也逐渐趋于正常,此类患者视为显效;若患者治疗后,部分症状有所改善,创口愈合程度适中,视为有效;若患者治疗后,以上指征均不符合,视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的整理依靠SPSS20.0统计学软件完成,计量单位用(x±s)表示,计数单位用%表示,分别使用t、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时,为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结果
2.1糖尿病足临床特点
从所选糖尿病足患者的年龄上来看,老年人数居多,患病时间最短不低于3年,最长不超过40年。在病因的分析中,存在伤口感染、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水炮几种诱发因素。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显效、有效、无效对应人数分别为22例、14例、2例,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3.讨论
糖尿病足是一种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诱发因素较多,水疱、神经病变等均可诱发此病。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会感觉到身体上存在的不适,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的生活。近年来,糖尿病足的患病率在持续上升,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有关:其一,老年人年龄较大,在血管弹性方面,也呈下降的趋势,这些生理状况的出现,会增加下肢血栓、血管闭塞的发生概率,同时为糖尿病足疾病的发生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其二,若患者长期处于血糖升高的状态,血管损伤的风险值便会增大,当血管壁不断增厚,便会出现血栓,以此诱发形成糖尿病足疾病[2]。
在本次研究当中,应用内科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性治疗的对照组,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由此可见,在对糖尿病足患者治疗过程中,内科综合治疗措施的使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采纳。
参考文献:
[1]张苏岭,罗勇健,彭启华.抗生素骨水泥填塞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并感染创面的效果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8):877-879.
[2]张建平,王学永,宋亮.针刺配合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20,39(7):83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