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合衣提·吾甫尔
新疆吐鲁番市人民医院 新疆吐鲁番 838000
【摘要】目的:研究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行医学检验的患者100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医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所选1000例患者中,发生误差的患者有92例,占比为9.20%。其中样本采集前出现误差58例(63.04%)、样本采集中出现误差22例(23.91%)、样本采集后出现误差12例(13.04%)。此外,仪器试剂等因素也可能引起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结论: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造成较大影响。误差因素主要包括样本采集、仪器试剂等,分别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关键词】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解决措施
在很多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当中,都需要根据医学检验分析结果为基础。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出现,进而对检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证对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对于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应当细致分析,充分明确哪些方面会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效消除问题、规避风险,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为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1]。基于此,本文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行医学检验的患者1000例,研究了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行医学检验的患者1000例,其中男性患者542例、女性患者458例,年龄在22-75岁,平均年龄为(46.8±3.4)岁。纳入标准:均为医院收治的普通患者,均行医学检验,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有认知沟通障碍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
1.2方法
对患者各方面的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包括患者个人基础信息,造成误差当事人医生信息,对误差因素的描述,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描述,以及以医学检验前的各方面数据内容等资料。根据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实验结果精确度,同时分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3评价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医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和数或率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选1000例患者中,发生误差的患者有92例,占比为9.20%。其中样本采集前出现误差58例(63.04%)、样本采集中出现误差22例(23.91%)、样本采集后出现误差12例(13.04%)。
3讨论
医学检验工作是临床疾病诊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检验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和质量有着直接的有影响。在医学检验分析中,主要包括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等环节,其中分析前质量是检验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是之后2个环节的基础,因此必须控制和确保检验分析前误差,进而保证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不过在实际工作当中,医学检验人员没有充分重视分析前的检验质量,而是主要关注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因此可能导致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发生。
3.1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所选1000例患者中,发生误差的患者有92例,占比为9.20%。其中样本采集前出现误差58例(63.04%)、样本采集中出现误差22例(23.91%)、样本采集后出现误差12例(13.04%)。其中,样本采集前出现误差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检验单核出现问题、存在不良与饮食习惯、检验前服用了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检验前情绪不稳定等。样本采集中出现误差的因素主要包括样本采集不规范、采集部位不准确、采集时间不合理等。样本采集后出现误差的因素主要包括样本存储问题、样本运输问题等。除此之外,仪器试剂因素也可能引起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2]。由于医院样本采集仪器设备可能有所更新,检验产品也会相应更换。而检验人员对于新设备并不熟悉,对于新设备及检验产品的相关医学检验更改措施掌握不足,因而可能出现检验方法和设备不适配的情况。另一方面,在试剂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对于有试剂质量把控不严格,导致一些质量较低的试剂应用与医学检验,从而造成检验结果准确度下降。很多检验设备是从国外进口,与国内检验试剂之间达不到较高的适应度,因而也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3.2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解决措施
在样本采集方面,采集前要叮嘱患者遵循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样本采集期间,必须保证情绪稳定,不要出现较大的波动,要确保心态良好。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样本采集当天要保证足够的空腹时间,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对日常用药情况,要提前咨询医生,询问是否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如有影响,应提前暂停用药。检验人员需要仔细核对患者各方面信息,并做好记录。在样本采集中,要确保操作规范标准,如采集血液标本时,要注意避免凝血、溶血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在样本采集后,应按照规范标准妥善存储和运输,在规定时间内尽快送检,以免标本发生变质或受到污染。在检验设备方面,由于日常使用较多,因而设备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故障,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精确度。对此,医院应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检验设备,定期检查和维修。对老旧设备及时更换,并及时宣传和指导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检验试剂方面,应当从正规渠道采购,采购人员对于试剂浓度、类型等都要熟悉掌握。要结合当前使用的检验设备,选择适配度最好的试剂。在检验过程中,要根据相关标准配置好试剂浓度,确保试剂质量符合标准。加强对试剂的应用管理,确保操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从而避免可能造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因素,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造成较大影响。误差因素主要包括样本采集、仪器试剂等,分别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王元元,李晓强,刘跃,等.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5(14):185-186.
[2]刘录恒,刘燕菲.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06-506.
[3]李婷婷,王薇,赵海建,等.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解释及不合格结果原因调查的建议性方法[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43(32):156-156.
作者简介:木合衣提·吾甫尔 (1966.06.06)男,维吾尔族,新疆吐鲁番,副主任技师,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