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   作者:苗建德
[导读] 目的:对缬沙坦与非洛地平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
        苗建德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迪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目的:对缬沙坦与非洛地平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份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人数相等,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统计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水平改善程度无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水平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降压效果较好,缬沙坦在降压同时能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更有利于患者病情控制。
        关键词:缬沙坦;非洛地平;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压、糖尿病均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均以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本病的发生率持续走高,给居民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血压疾病之间关系密切,疾病互相影响,导致病情恶性循环,给治疗增加了一定难度[1]。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仅要针对其血压进行管理,同时要针对血糖进行管理,降低血压、血糖对靶器官的损伤,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缬沙坦与非洛地平均是高血压治疗药物,本次研究将针对此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6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调查样本,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排除精神异常人员;所有人员均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16例,年龄平均(68.9±5.7)岁,高血压病程平均(9.4±1.5)年,糖尿病病程平均(5.3±1.1)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17例,年龄平均(69.2±5.6)岁,高血压病程平均(9.2±1.4)年,糖尿病病程平均(5.6±1.3)年。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国药准字H20083729规格 5mg 生产单位 华润双鹤利民药业(济南)有限公司)5 mg口服,日一次,治疗时间为3个月。观察组给予缬沙坦(国药准字H20173014 规格 80mg 生产单位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80 mg口服,日一次,治疗时间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资料卡方检验,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血压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统计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水平改善程度无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水平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下表。

2.2血糖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糖尿病、高血压是现阶段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糖尿病患者机体血糖水平升高,血液粘稠度提升,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严重,导致血压调控功能障碍。而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异常,导致血管弹性下降,患者多存在动脉硬化、痉挛表现,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液粘稠度进一步增加,疾病呈现恶性发展。因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血压水平,同时要控制血糖水平。
        非洛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能够选择性拮抗钙离子内流,扩张小动脉,改善血液循环,达到降压的目的。非洛地平半衰期长、药物作用持久,降压效果平稳,治疗安全性高,因此临床使用率高[2]。非洛地平虽然能够平稳降压,缓解患者血压水平,但其不具备调控血糖的能力,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治疗作用有限。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合成,同时能够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功能,改善平滑肌痉挛状况,抑制醛固酮释放,达到降压、改善体循环的目的。缬沙坦同时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因子代谢功能,提升血管内皮葡萄糖调节能力,因此能够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尿蛋白、尿酸水平,保护肾功能。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见,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控制效果更为理想,患者血压调控效果更好,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水平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无差异,但其血糖控制水平更理想,整体病情改善更理想,证明采用缬沙坦治疗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能够同时对血压、血糖进行调控,更有利于患者疾病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静.分析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4):56-57.
[2]周英.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1):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