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小承气汤对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   作者:吕绪昆
[导读] 目的:腹腔镜根治远端胃切除术后采用改良型小承气汤治疗,
        吕绪昆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600

        摘要:目的:腹腔镜根治远端胃切除术后采用改良型小承气汤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4月--2020年1月的腹腔镜胃切除术8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改良型小承气汤治疗和西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对比中,一组分别是45.58±5.81(h)、31.07±4.24(h),二组分别是64.62±7.79(h)、41.36±5.83(h),(t=9.462,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治疗效果对比中,一组有效率为95.12%,二组有效率为75.60%,(x2=19.436,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腹腔镜下胃切除术患者采用改良型小承气汤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关键词:胃切除术;腹腔镜;改良型小承气汤
        胃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该种方法有着患者手术时间短、创伤性小、恢复时间快等优点,在临床上获得普遍使用。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后,还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帮助患者肠道功能恢复,临床上一般使用西药治疗,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并且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缓慢,不利于治疗效果提高。为了解决西药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联合中药治疗,中药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肠道功能,同时副作用小,能够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基于此,本组研究腹腔镜根治远端胃切除术后采用改良型小承气汤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8年4月--2020年1月的腹腔镜胃切除术8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有患者41例,年龄51.08±6.24岁,病程1.53±0.31年,男19例,女22例。二组有患者41例,年龄52.76±6.15岁,病程1.47±0.28年,男18例,女23例。(P>0.05),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1.2.1二组
        二组采用西药治疗,该种治疗方法需要患者手术后禁食,并且采用静脉输液方法保持电解质平衡,然后用肠外营养治疗,同时对患者使用抗感染治疗。
        1.2.2一组
        一组在二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改良型小承气汤治疗,该种药方如下:党参15g,大黄、大腹皮12g?,白术、枳实、陈皮各9g,厚朴、半夏、生姜各6g。应用改良型小承气汤每日一剂,以文火煎汤至200ml,分2次注入胃管,并将胃管夹闭2h;5d为一个疗程,将该方剂的药汁注入患者的胃内,可起到和胃、行气、降逆之效,对提高胃动力、促进胃肠道蠕动具有显著帮助;同时还有助于吻合口的血液循环及炎性吸收,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很大的改善作用[1]。
        1.3统计学
        采用SPSSI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情况
        一组和二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对比中,一组分别是45.58±5.81(h)、31.07±4.24(h),二组分别是64.62±7.79(h)、41.36±5.83(h),(t=9.462,p=0.000),结果有差异。
       
        2.2两组治疗效果
        一组和二组治疗效果对比中,一组有效率为95.12%,二组有效率为75.60%,(x2=19.436,p=0.000),结果有差异。
       
        3.讨论
        胃切除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一般会采用西药治疗,该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肠道功能恢复,但是西药治疗后副作用大,并且恢复时间缓慢。为了解决西药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结合中药治疗,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肠道功能,以此来提高治疗效果[2]。
        在中医理论中,胃癌患者手术后会对胃部造成损伤,导致胃气失和,胃气不和影响脾气上升,脾胃两气上下不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根据中医的理论,胃癌手术后患者需要采用化瘀行气治疗方法,使患者胃动力恢复。在本组研究中,根据中医理论采用改良型小承气汤治疗,小承气汤来源于《伤寒论》,大黄12g,厚朴6g,枳实9g,其中以大黄为君,厚朴、枳实为臣。功效为:轻下热,清热通便,用于治疗腹、涨便秘。现代临床应用于肠梗阻、肠麻痹、慢性胃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症。改良型小承气汤为党参15g,大黄、大腹皮12g,白术、枳实、陈皮各9g,厚朴、半夏、生姜各6g。大黄为君,党参、厚朴、枳实为臣,陈皮、大腹皮为佐,白术、半夏、生姜为史。其中大黄、枳实、厚朴可起到攻积滞、行气破积的作用,党参是健脾益气、和胃的良药;陈皮、大腹皮具有行气止痛之效,白术健脾益气,生姜、半夏可发挥和胃降逆、温胃止呕之效。因此改良型小承气汤能提高胃动力、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3]。?????
        在本组研究中,为了获得改良型小承气汤治疗胃切除术患者治疗效果,使用两组对照分析。从一组和二组治疗效果对比中分析,一组有效率为95.12%,二组有效率为75.60%,(x2=19.436,p=0.000),结果有差异。从上述分析获得,患者采用改良型小承气汤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薛海平,车春明.小承气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9):74-76.
        [2]邱玉萍,张娟,牛时季.“通腑除满法”针刺配合小承气汤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动力学的影响[J].新疆中医药,2020,38(01):20-23.
        [3]刘华,桂联花.小承气汤对卵巢癌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17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