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三九天施长寿灸的效果分享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   作者:刘亚美
[导读] 目的 观察三伏天三九天施长寿灸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治疗者实施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1
        刘亚美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 观察三伏天三九天施长寿灸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治疗者实施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7月-2020年9月。所有治疗者均在三伏天及三九天实施长寿灸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治疗者体质证候积分为(59.6±6.6)分,护理后,治疗者体质证候积分为(39.6±5.8)分,护理后积分明显低于护理前(t=17.632,P=0.000)。护理前,治疗者CMI评分为(48.2±3.6)分,护理后,治疗者CMI评分为(30.1±3.0)分,护理后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t=29.918,P=0.000)。结论 在三伏天、三九天实施长寿灸护理,可提升免疫力及抵抗力,提升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关键词】 三伏天;三九天;长寿灸;体质积分;身体状况;心理健康
        中医将无病而灸的方法称之为长寿灸或者养生灸,也就是指人在身体健康或者初感不适之时,使用针灸方法激发人体全身精气,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抵抗力,达到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认为[1],三伏天和三九天是一年中阴阳转合最为明显的两个时节,在这两个时节实施督脉四穴艾灸,可起到振奋阳气,养阳育阴,促进阴阳平衡的作用。为此,本研究对三伏天及三九天进行长寿灸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治疗者实施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7月-2020年9月。治疗者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43-74岁,平均(56.3±6.0)岁。
        1.2 方法
        治疗者均实施1年的针灸治疗,治疗时间段选择三伏天及三九天。
        (1)艾条温和灸。选择的穴位为督脉百会、大椎、身柱、命门穴。选取一根2cm长的艾条,将一端点燃,并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受热,将艾条慢慢提起,并在距离皮肤2-3cm处停住,保持15-30min。以施灸部位感到持续温和舒适的灸感为宜。
        (2)艾炷直接灸法。选穴督脉大椎、身柱穴。将施灸皮肤部位涂抹适量凡士林,并将绿豆大小的艾炷黏附好后点燃,燃烧至皮肤灼痛后用镊子夹起,再换另外一个艾炷,共灸5-7壮。
        (3)艾炷隔附子饼灸。选择适量附子,研磨成细粉,并与少量面粉混合后,形成一定的黏度,并与黄酒调和成泥装,捏成直径3cm,厚度0.8cm的附子饼。将附子饼戳洞,方便热力传导。将艾炷点燃后,附子饼置于艾炷上,炙干后,再换一饼。每次灸5-7壮,并选择督脉命门穴处施灸。
        1.3 观察指标
        1.3.1 评估治疗者体质变化。以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为评估标准。
        1.3.2 评估治疗者身体状况与心理健康。以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进行评价,对治疗者各器官、系统等身体状况以及精神活动与心理状态等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资料。为计量形式,检验值为t。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者体质变化分析
        护理前,治疗者体质证候积分为(59.6±6.6)分,护理后,治疗者体质证候积分为(39.6±5.8)分,护理后积分明显低于护理前(t=17.632,P=0.000)。
        2.2 治疗者身体状况及心理健康评分分析
        护理前,治疗者CMI评分为(48.2±3.6)分,护理后,治疗者MI评分为(30.1±3.0)分,护理后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t=29.918,P=0.000)。
        3 讨论
        中医典籍《针灸聚英》中记载,无病而先灸,日逆,逆,未至而迎之也。说的就是在人身体健康或者略感不适之时,实施针灸干预,可达到治未病的效果。而经过多年的实践证实[2],督脉四穴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其中,百会有健脑安神的作用,是头顶最高处穴位,为督脉合手少阳以及足少阳、足太阳、足厥经等穴位、筋脉交会之处,灸此穴,可到达汇通全身筋脉,治百病的作用。尤其是治风病,可祛外风邪、熄内风,且有振奋阳气及提中气作用,有养神醒脑之功效。对于各种慢性病包括高血压、中风、失眠、神经衰弱等有较好的保健疗效。大椎穴有振奋阳气作用,为督脉及手足三阳经交会穴位,灸治可提升阳气,提高治疗者免疫力,并培补阳气、健全身,可消除疲劳及改善治疗者虚弱体质。大椎穴有调节诸阳之经的作用,可解表祛邪,防止季节性疾病。身柱穴有保健作用,可通治百病,并改善神经系统机能,完善消化系统,减少疾病的发作[3]。命门穴有温肾壮火的作用,位于两肾俞之间,为元气合经气所出之门户,可温煦五脏六腑。温肾阳同时,有固本培元作用,可壮全身火气,保持元气充足,从而调节脏腑阴阳,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对于久病体虚者来说,有调节脏腑功能,提升体质作用。
        三伏天及三九天是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两个时间段,是天地阴阳升降最为明显的时间,对于真阳不足及正气亏虚,体弱多病的人们来说,可顺应时节变化,调节体内脏腑及阴阳平衡,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三伏天及三九天艾灸护理后,治疗者的体质有效调节,并且身体状况以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比护理前有明显的变化,证实了三伏天、三九天施长寿灸,确实有调节脏腑功能以及达到阴阳调和及预防疾病的作用。
        综上,三伏天及三九天施长寿灸,有预防疾病以及提升身体免疫力、抵抗力,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郑鸥, 高锋. 针灸调治阳虚体质现代研究的进展[J]. 饮食保健, 2019, 6(37):298-299.
[2]祝晓忠, 刘璠, 温鸿源. 纳子法择时逆针灸对阳虚体质亚健康人群的干预效果[J]. 光明中医, 2019, 34(20):3155-3158.
[3]范任重, 金春玉. 针灸对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 2020, v.42(1):143-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