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伟
嘉善县姚庄镇卫生院,314117
摘要:目的:研究类固醇激素耳内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58例,随机分2组:观察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类固醇激素耳内给药治疗,对照组(29例)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的纯音测听(PTA)疗效和言语分辨率(SDS)疗效、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的纯音测听(PTA)疗效比较示观察组(51.72%)明显比对照组(17.24%)高(P<0.05)。两组的言语分辨率(SDS)疗效比较示观察组(31.03%)明显比对照组(17.24%)高(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示观察组(13.79%)与对照组(10.34%)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类固醇激素耳内给药治疗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不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类固醇激素;耳内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堵塞感、耳鸣、恶心、眩晕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1]。目前临床对该病尚无确切治疗方法,一般是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本文为研究类固醇激素耳内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现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58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58例,纳入标准为:①符合突发性耳聋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晰;③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①具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②合并器质性疾病或病变者;③治疗不耐受者;④存在明显诊疗风险者。随机分2组:观察组(29例)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21-68(39.42±5.72)岁,病程5-52(30.26±12.57)d;对照组(29例)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22-66(38.58±6.12)岁,病程3-57(31.11±14.05)d;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示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类固醇激素耳内给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方式是: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139)20mL+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2次/d;静脉缓慢滴注注射用长春西汀(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55)20-30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2次/d;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多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1386)20mg,2次/d;口服甲钴胺片(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767)0.5mg/次,3次/d。类固醇激素耳内给药治疗方式是:令患者取患耳朝上仰卧位,先以1%丁卡因行表面麻醉,再对外耳道进行消毒,之后在耳内镜辅助下,经外耳道鼓室内缓慢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批准文号:H20080284)16mg+2%利多卡因0.1ml,注射时间3-5min,注射完毕后保持体位30min,期间禁吞咽和说话,2次/周。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纯音测听(PTA)疗效和言语分辨率(SDS)疗效、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别用率、x±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采取x2、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纯音测听(PTA)疗效
两组的纯音测听(PTA)疗效比较示观察组(51.72%)明显比对照组(17.24%)高(P<0.05)。详见表1。
![](/userUpload/7(13150).png)
2.2 言语分辨率(SDS)疗效
两组的言语分辨率(SDS)疗效比较示观察组(31.03%)明显比对照组(17.24%)高(P<0.05)。详见表2。
![](/userUpload/8(11615).png)
2.3 并发症情况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示观察组(13.79%)与对照组(10.34%)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3。
![](/userUpload/9(10501).png)
4 讨论
突发性耳聋不但发病急,且治疗难度大、治愈率低。现阶段医学界对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定论,但多认为其与循环障碍、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2]。据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耳蜗水肿、抑制炎症、改善内耳功能,但糖皮质激素只能全身性用药而无法直接耳内给药,所以药效会大打折扣,且不良反应较多[3]。
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类固醇激素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一类有效药物,这类药物能够改善内耳免疫状态、增强溶酶体膜稳定性、减弱内耳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促进听力水平恢复[4]。并且,类固醇激素还支持耳内给药,从而能够发挥出最大药效,而避免全身性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类固醇激素耳内给药治疗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不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艳,刘理,杨柏球,丁志雄.类固醇激素耳内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2):66-68.
[2]林韵琪.鼓室内与全身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0):232-234+237.
[3]刘文,黄晓悫.鼓室内注入类固醇激素治疗伴糖尿病的突发性聋Meta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7,24(06):291-295.
[4]程传云.鼓室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