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琪
龙泉驿区大面洪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0110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门诊盆腔炎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并分析奥硝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样本来源为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本门诊就诊的6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奥硝唑治疗,以给药方式差异为依据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研究组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及宫腔注射给药,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采用奥硝唑治疗效果显著,静脉给药联合宫腔注射给药可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全面推广。
关键词:奥硝唑;盆腔炎性疾病;临床效果
盆腔炎性疾病主要指上生殖系统炎症诱发的相关疾病,其主要病理类型涉及盆腔腹膜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卵巢脓肿等,致病病原体主要包括厌氧菌、需氧菌、性传播病原微生物等[1]。盆腔炎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脓性分泌物增多、下腹部疼痛、乏力等,病情持续进展可导致机体防御机能损伤,并诱发不孕、盆腔慢性疼痛、卵巢囊肿等疾病[2]。临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多采用抗菌药物干预,本次研究总结评估我院患者各项基线临床资料,探究分析奥硝唑治疗的相关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样本来源为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本门诊就诊的6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奥硝唑治疗,以给药方式差异为依据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经妇科基础性检查均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且对研究相关内容完全知情。汇总统计两组基线临床资料,研究组年龄值范围区间33-49岁,平均(41.29±2.07)岁,病程值范围区间1-6年,平均(3.52±0.46)年。对照组年龄值范围区间35-48岁,平均(41.35±2.02)岁,病程值范围区间1-5年,平均(3.08±0.44)年,基线资料差异对本次研究实际结论无不良影响(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奥硝唑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每日静脉注射2次,单次注射剂量为200ml。研究组患者行静脉给药及宫腔注射给药,静脉给药方案与对照组一致,宫腔注射每日给药3次,单次注射剂量为200ml,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4d。治疗期间医师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配合行物理治疗及全身营养支持等干预措施,并告知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预后效果。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包括下腹坠痛、腰骶疼痛、带下异常,分值范围为0-6分,得分与症状炎症程度成正比。
统计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痊愈评估指标设定为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结果正常。有效评估指标设定为临床症状好转,妇科检查指标改善,其他情况为无效,纳入痊愈及有效患者为治疗有效范畴。统计两组各类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
对比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userUpload/11(8849).png)
2.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userUpload/12(7735).png)
2.3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危重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及胃肠道症状,两组各2例不良反应,未经针对性治疗症状自行消失。
3、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为内生殖器与结缔组织,部分患者合并盆腔腹膜病变,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腰骶部及下腹部疼痛等,患者普遍病程长,病情迁延,治疗难度较大。临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多采用抗菌药物干预,不同种类抗菌药物适用范围、临床疗效及耐药性等存在较大差异,需依据患者个体病理特征确定具体用药方案[3]。
甲硝唑、替硝唑及奥硝唑均为临床广泛应用的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其中奥硝唑为第3代药物,其抗病原微生物及抗厌氧菌疗效显著提升。奥硝唑用药后可在氧含量较低状态下作用于病原微生物,使其内部的硝基等物质产生还原反应,形成氨基类物质,进而抑制致病菌DNA复制过程,实现良好的杀菌作用[4]。奥硝唑抗滴虫及抗厌氧菌疗效显著,除盆腔炎性疾病外,也可用于细菌性阴道疾病、阴道毛滴虫感染、口腔感染、术后感染预防等疾病的治疗[5]。总结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可知,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接近,分析原因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盆腔内血供状态不佳,单纯采用静脉给药无法保证病灶区域血药浓度,且用药剂量过大,极易产生耐药性。联合应用静脉及宫腔给药方式可显著提高盆腔内药物浓度,进而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由此可知,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采用奥硝唑治疗效果显著,静脉给药联合宫腔注射给药可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春霞,明申秋,程欣, 等.阿奇霉素与奥硝唑联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8):4039-4040.
[2]甘慧芬.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效果研究[J].特别健康,2020,(18):36.
[3]苏惠文,黄浩,李新红, 等.妇炎康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症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J].云南医药,2020,41(5):491-493.
[4]尚海强.头孢地尼合并奥硝唑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4):265.
[5]周江,毛莉.头孢他啶针联合奥硝唑片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相关免疫因子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3):2376-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