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贞贞 2甘园园
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口腔科 江苏镇江 212001 2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江苏镇江 212001
【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内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0例、常规门诊干预)和研究组(40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HAMD量表)。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参照组87.50%(35/40),且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的研究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癫痫患者其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字】癫痫;以家庭为中心;治疗依从性
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在各种刺激因素下出现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综合征,其表现形式为频发、发作性、重复、刻板样症状[1]。异常放电部位、范围不同,表现形式亦不同,包括运动型、自主神经型、精神型,不同类型表现形式有所差距。癫痫分部分性癫痫、全面性癫痫、特发性癫痫、症状性癫痫和隐源性癫痫[2]。特发性癫痫多无原因;症状性癫痫多与颅脑病变有关系,如血管、炎症、肿瘤等;隐源性癫痫与症状性癫痫类似,但具体诱因当前尚不明确。癫痫治疗主要根据癫痫种类而定,具有个体差异,当前临床对于癫痫多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3]。但癫痫的治疗周期长,患者多在家治疗,其治疗依从性可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进而出现不遵医行为,降低患者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就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内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65.87±10.36岁)和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65.33±11.54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1.2.1参照组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门诊干预,即患者在院期间,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进行癫痫疾病的健康教育、治疗方案和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强调、发放健康宣传手册、不遵医行为的危害性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相关事宜。
1.2.2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门诊干预基础上,增加使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为:建立患者个人档案,登记患者个人信息(地址、个人联系电话、家人联系电话、病情状态、发作情况、用药方案、脑电图等)。在患者出院前一个星期,对患者家属进行单独的癫痫疾病健康教育及认知康复锻炼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促使家属完全掌握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护理措施。家属完成考核后,护理人员应联合家属共同制定患者出院后的随访计划及认知功能培训方案,联合患者家庭实际情况,落实随访具体时间等信息。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稳定的联系渠道,如微信“癫痫病友群”,护理人员可定期在群里发送健康饮食、运动和生活等建议。在患者定期复诊时,除对患者病情进行相关诊断外,还应评估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出现消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稳定家属情绪,告知成功治疗案例,树立家属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完全按照医嘱治疗方案用药;部分依从:断断续续依照医嘱治疗方案用药;完全不依从:完全不按照医嘱用药;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所有例数×100%;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评分越高,认知功能障碍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分析
研究组治疗依从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参照组87.50%(35/4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对比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的研究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癫痫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患者长期在家治疗,而患者自身认知障碍,难以自主遵医甚至生活自理,因此,对于该病患者而言,家人不仅是患者的病情看护者,还是患者院外病情监测和管理者[4]。
但大部分家属对癫痫的认知程度不高,再加上漫长的治疗周期,使家属对治疗缺乏信心,产生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进而听信“偏方”,不规范用药甚至停药等。因此,对于癫痫患者而言,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并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保障家属的治疗依从性,是确保患者在家治疗效果的前提[5]。
本研究通过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和认知功能康复锻炼培训、制定随访计划和认知培训方案、建立病友群、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等干预措施,在对患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强化家属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疏导。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依从率高达97.50%,明显高于参照组87.50%,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认知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癫痫患者其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文卿.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运用于癫痫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23):3698.
[2]王英杰, 李杨. 以家庭为中心教育干预对癫痫患儿父母疾病认知及管理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8, 33(001):P.86-88.
[3]任香蕊.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辽宁医学杂志, 2020, 34(03):67-69.
[4]尤良超. 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应用效果观察[J]. 母婴世界, 2019, 000(015):162.
[5]曾娟, 姜艳, 谢桂芳,等. 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护理干预对孤独症患儿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004(051):P.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