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珍
摘要:现如今,我国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继暴露而出,其中包含护理人员意识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各种问题。本文对以上问题的相关表现进行简述,并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与措施,旨在为增强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水平、增强护理质量管理、确保护理安全带来重要参考。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问题及对策
前言:医院的经营、管理、业务是医院流程体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体系包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是医院流程体系至关重要的内容。护理流程的运行质量直接决定着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若想提升护理流程的运行质量,势必要加强每一项护理流程活动的协调管理。
1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护理管理制度缺少完善性
护理管理制度作为护理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保障和支撑。纵观我国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制度缺少完善及缺乏健全问题。通常表现在:其一,护理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譬如: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惩治缺失、还缺少完善的系统标准、缺乏合理的考核指标,致使实践过程中的漏罚、错罚、漏奖、错奖的现象频繁出现。在因为怎样进行班次的问题进行分配,还缺少完善的制度,白班和夜班混乱和小夜班和大夜班混乱的问题多如牛毛。其二,护理管理制度类似花瓶,即便建立较好的制度,若是没有严格的贯彻落实,将会徒有虚名,并无实效性。从护理管理制度的角度来讲,也毫不例外。一些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制度无法明确落实到实处。将检查制度举例说明,一般情况下,均是例行公事,丧失了检查的意义。总的来讲,乡镇卫生院为了改善护理管理的混乱问题,势必要制定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体系,应积极践行。
1.2护理人员方面的问题
1.2.1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一些护理人员长时间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非常缺失,护理知识无法获得及时创新,护理水平无法获得提高,对于危急重症病人急救护理能力较弱。新农合惠民政策的明确落实,乡镇卫生院的患者不断提高,护理工作量持续增加,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专业知识缺失、自主服务意识不足,缺少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限。
1.2.2安全意识薄弱
护理人员法制观念薄弱,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并未加强护理核心制度的明确落实,例如: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患者没有腕带、没有输液卡,病情观察缺少及时性,并未重视患者的隐私保护。药品及物品并未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并未定期检查,还存有过期的物品和药品状况。护理文书的书写缺少规范性,护理记录、皮试结果、体检单记录缺少及时性,并未创建压力性损伤、坠床/无跌倒等风险性评估。忽视无菌观念薄弱,并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压脉带并未严格执行一人一带一消毒,手卫生的依从性的不足等,严重影响护理安全。
2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的解决对策
2.1创建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护理管理的实小,势必要创建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通常而言,应设立分管院长,主抓护理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应该将科室作为单位,由各科护理人员分管好自己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专门的护理检查小组,定期或是不定期的检查护理管理具体情况。不仅如此,还应加强护理知识学习制度的完善性,而每个科室应该自定时间,每周至少要组织一次护理知识的学习会,并且还应该定期组织考评,督促护理人员加强日常护理工作。
在因为,完善的奖罚制度至关重要,若是护理发生问题,势必要严肃处理,追求当事人的有关责任。
2.2树立正确的护理管理观念
对于护理管理者而言,应改善管理观念,加强管理方法的创新,利用全新的思维妥善处理各种护理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为了实现此目标,乡镇卫生院应充分发挥推进作用,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推动他们改善护理管理理念。一般情况下,其一,乡镇卫生院可定期举办护理人员的学习班,向着他们“灌输”先进的管理理念,并积极的进行实践。其二,乡镇卫生院还可定期组织有关护理管理者的参观考察,积极参考其他医院新型的管理经验,确定自身的不足。其三,乡镇卫生院还可定期组织考评,考察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督促管理者的具体管理行为。
2.3全面增强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者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势必要坚持“以人为本”,但不可长期开展高强度护理,确保护理人员可正常的生活。还应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应提升其知识与技能水平。护理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可实现在职学习,可有效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可定期接受培训,聘请素养较强的专业人员为护理人员提供指导,才能有效提升其护理水平。乡镇卫生院还可让骨干人员为护理者提供指导,可从查房、讲课等日常着手,利用多种方式积极指导,有效提升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的高水平,进而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除此之外,还会让护理人员重视护理知识的学习,唯有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才可从根本上改善错误的护理理念。还应该培养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与人沟通的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4加强基础设施设备配备的完善性
在卫生院领导的支持下,加强业务用房的规范性,在可能的条件下改善治疗室、手术室、处置室,实现合理的布局,分区明确,提高物品和设施的高效配置。加强治疗室药品、器械、物品放置位置的规范性,明确标识。还要重视物品、器械的清洁型、保养、以及损坏后的及时维修,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5增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强治疗的依从性
较强的依从性是患者实现高效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前期,针对新入院患者展开详细介绍,其中包含呼叫器、病床设施的使用、环境等。充分结合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才能针对性的开展疾病知识教育。乡镇卫生院患者的治疗护理一般在上午,护理人员可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召开患者的公休座谈会,针对私自调节输液低速的危害性以及预防疾病知识等进行讲解,为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供指导。注重和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创建较强的信赖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自主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护理。
结语:
总的来讲,乡镇卫生院是直接为百姓提供服务的基层医院,伴随新农合政策的日益普及与农民增强健康保健意识,乡镇卫生院患者数量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顺应大形势的发展需求,在卫生管理部门的支持之下,增强医院领导,注重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护理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的日益提升,为护理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才可推动乡镇卫生院作用的高效发挥。
参考文献:
[1]邱劲草.新形势下对乡镇医院产科护理管理问题的思考[J].包头医学,2016,40(03):190-191.
[2]李良兰,李文君.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在提升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20,18(04):459-463.
[3]马婧伟.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1):280.
[4]李晶,张美华.基层卫生院护理规范化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8,14(2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