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老年脑卒中急救护理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   作者:蒋雪梅 罗鑫 鲜露
[导读] 探究老年脑卒中急救护理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
        蒋雪梅  罗鑫  鲜露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脑卒中急救护理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方法 用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院治疗的8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各41例,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P<0.05)表明出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能提高老年脑卒中急救护理满意度,适合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脏器衰竭;抢救效率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情况较危及,脑组织长期缺氧会导致休克、死亡等,预后期待值不高。实施优质护理后急救护理更具影响力,护理路径被优化,护理人员的精力被收回到临床实际需求中,护理步骤与临床更贴合[1]。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被提升,护理工作被患者和家属认可,患者在护理中的态度、配合情况向好转变,详见下述。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用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院治疗的8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为老年脑卒中确诊病例,偏瘫、失语等病症明显,将精神疾病等排除。两组男女比例为45:37,年龄均值为(64.35±1.26)岁。两组基线资料(P>0.05)不显示统计学意义,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1.2.1参照组
        常规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等进行关注,遵医嘱为患者给氧、肠内营养等。
1.2.2观察组
        优质护理:在上组基础上进行护理优化:①接诊后快速组建临床护理小组,将主治医师、药剂师等涵盖其中,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风险评估,制定临床路径优质护理表,设置好护理目标、急救步骤等,保障急救药品充足,接到患者后在车上或者在家里就能为患者给氧或者做好简单急救措施,减少颅脑损伤。②根据患者的实时反应快速联系其他科室医生,保障神经内科医师和其他科室间的配合,将患者从绿色通道送入检查室,并准备好手术室、溶栓药物等。还要做好家属工作,让其保持理智,主动表述患者发病时饮食、环境、自身病史、用药史等事项,为急救提供帮助。③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急救情况,注意患者生命体征、药物不良反应,防止呼吸抑制、溶栓药物过量造成的脑溢血等情况。还要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补液、肠内营养、分泌物/排泄物清洁等工作,保障患者肌体卫生。④做好霉菌工作,防止呼吸机等有细菌滋生、导管堵塞等对患者呼吸道影响。叮嘱家属注意事项,为患者安全提供保障等。
1.3观察指标
        用护理满意度评估表对两组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80分及以上为满意,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其余区间分值为基本满意,(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总体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方法,检验水准α=0.05,(P<0.05)表明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例数比为16:12:13,总体满意率为68.29%;观察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例数比为26:10:5,总体满意率为87.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x2=4.556,P=0.033)统计学意义明显。
3  讨论
        老年脑卒中是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脑血管中的血栓堵塞血管,氧气和血液无法在脑中完成运输,脑组织长期缺氧、缺血损伤面积增加,脑神经、海马体、灰质等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肢体能动性变差,偏瘫、失语、认知等受到影响。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急救护理需求,临床将注意力放在临床护理路径中,本次研究用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突出优质护理在急救中的价值[2]。
        观察组依托常规护理开展优质护理,措施针对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将患者病情进行预估,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尽量规避风险,增加患者存活率。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方式等及时做出调整,护理方案详尽,保障药品、手术室、检查室、其他科室医生等及时到位,降低颅脑内部损伤,为急救争取一定时间。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不同,护理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护理重点结合治疗和病情进行,护理人员更机警,急救护理快速介入,缓解肌体、脑部缺血、缺氧情况,为溶栓等提供保障,防止脏器衰竭、颅内神经严重损伤[3]。
        优质护理展示出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与急救护理实际情况相符,强化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减少护理失误。护理人员能正确对待家属,为患者健康创造优质环境,保护患者心理和身体。观察组让患者和家属对急救保有信心,患者在急救中更稳定,避免恐慌、焦虑等对急救的影响[4]。护理人员能及时安抚患者和家属,缩短患者与护理人员间建立信任的时间,加快急救速度,保障急救有效性。观察组将急救护理风险尽量降到最低,避免护患间摩擦,让家属正确看待老年脑卒中的风险,主动配合急救,增加老年患者存活概率。
        优质护理能满足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多种变化,保障临床护理优质性,提高急救护理预期。优质护理让护理人员能提前考量急救事项,将救治事项提前,延缓病情加重,保护颅内组织、血管、神经等,体现急救护理的专业性。经此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x2=4.556,P=0.033)统计学意义明显。优质护理可作为老年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中的首选。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提高老年脑卒中急救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翻倍,应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倩, 赫晓慈, 武鹏,等. PBL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培训中的应用[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1):112-115.
[2]李红霞, 崔芳, 孙殿敬.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取栓术中路径化护理急救方案的构建及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30):3968-3971.
[3]张玲娟. 脑卒中急救护士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中的作用及思考[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21):2641-2644.
[4]余雅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6):256+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