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中对血清趋化因子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0期   作者:徐淑凤 高立明 赵靖 邸娅 尹小波
[导读] 目的 分析肺癌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检测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的意义
        徐淑凤   高立明         赵靖         邸娅        尹小波         田祺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目的 分析肺癌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检测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5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A组,选取50例肺炎患者作为观察B组,另选取50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结果  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白细胞介素-8以及Fractalkine水平上,观察A组和观察B组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相较于观察B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血清趋化因子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detecting serum chemokine levels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lung cancer.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 50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B, and 50 healthy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reference group. The serum chemokine levels of the three groups of subjects were detected. Results In the levels of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3α, interleukin-8 and Fractalkine, observation group A and observation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bservation group B (P<0.05 ). Conclusion Serum chemokine levels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关键词】肺癌;血清趋化因子;临床诊断
        肺癌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病症,临床表现以咳血、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为主,在疾病不断进展过程中,会引起胸腔积液,导致阻塞性肺部炎症,危害身心健康[1]。由于早期阶段发病较为隐匿,检出难度较大,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导致生存率下降[2]。因此有必要尽早准确诊断肺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改善预后质量意义重大。研究发现,血清趋化因子可以和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参与了机体免疫以及各种生理反应中。本文将对在肺癌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中检测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的临床意义展开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5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A组,所有患者经临床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癌,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8例、22例;年龄在48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59.48±3.65)岁;TNM分期:25例为Ⅱ期,15例Ⅲ期,10例为Ⅳ期。将同期在我院就诊的50例肺炎患者作为观察B组,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7例、23例;年龄在46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59.28±3.74)岁。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52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体检证实为身体健康,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8例、22例;年龄在49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59.52±3.41)岁。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了解研究内容同意加入研究并签字。本次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标准,并经过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三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趋化因子水平检测,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液4ml,在4℃环境下静置,使用离心机在3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获得上清液。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白细胞介素-8以及Fractalkine水平。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流程执行。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白细胞介素-8以及Fractalkine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对比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的差异
由结果得知,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白细胞介素-8以及Fractalkine水平上,观察A组和观察B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相较于观察B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肺癌现阶段已成为全世界所有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患病人数逐渐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早期阶段的肺癌缺乏典型症状,其诊断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家较低,容易漏诊,很多患者在早期阶段诊断为肺炎等,导致预后不佳[3]。目前临床对于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属于多种因素、多种基因变异以及多种步骤的复杂生物过程。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肺癌细胞和基质细胞分泌出的趋化因子,能够促使肺癌相关白细胞水平的异常表达,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
        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白细胞介素-8以及Fractalki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A组相较于观察B组明显更高,提示血清趋化因子可作为早期诊断肺癌的有效肿瘤标志物。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也被叫做CCL3,能够对较多肿瘤杀伤细胞进行趋化,例如NK细胞、T细胞等,在肺癌组织中水平较高,参与了肺癌的浸润和转移,促进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与患者预后质量关系紧密。白细胞介素-8属于促血管生成因子,可以加快肺癌细胞的生长,与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联系,并且可以趋化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活性,进一步加快肿瘤血管形成。Fractalkine属于CXC3C家族成员,其水平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同时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加强肿瘤细胞之间粘附,与肿瘤转移、浸润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血清趋化因子在肺癌患者中呈明显异常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值得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汪定军, 陈茜, 石蕾. 血清趋化因子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癌症杂志, 2020, 035(001):69-72.
[2]黄倩, 丁显平. 血清中CEA,NSE与CYFRA21-1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评估价值[J]. 系统医学, 2018, 003(021):29-30,33.
[3]楚文丽, 程旭东, 蔡琳. 趋化因子蛋白对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9, 034(006):971-9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