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丽 陈 晨 何树明 孙 静 范雪安 史松涛
济宁市任城区(金城街道)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济宁272113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促进病情恢复与社会功能提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内收治的8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0例,常规管理)和研究组(40例,规范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社会功能评分。结果:规范管理前,在BPRS评分与SFRS评分上,两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经规范管理后,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与SFRS评分皆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远远超过参照组,对比均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升患者社会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字】严重精神障碍;规范化管理;社会功能评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加快,压力逐渐增大,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工作状态产生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多[1]。精神障碍是指在生物、心理以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机体大脑功能失衡,导致机体认知、情感、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障碍的一组活动。目前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为主,且多以社会管理为主[2]。大部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较正常人较差,甚至完全丧失,因此,社区管理的干预原则除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外,还应对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的提升指导[3]。本文就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促进病情恢复与社会功能提升的作用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社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内由精神科专科医院明确诊断后转回社区的8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以社区管理差异分为参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45.13±5.07岁)和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45.36±5.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参照组
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既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电话随访、面对面随访、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等。
1.2.2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具体措施为:建立规范化管理小组,由1名精神科专业医师和6名组员组成,定期对社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访(面对面随访、电话随访、微信随访),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分为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根据不同的评估做出相应的处理,对于不稳定的患者,及时帮助其监护人立即转诊。对于稳定及基本稳定的患者,对患者的用药、康复和生活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对患者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定期开展精神卫生健康讲座,帮助患者进行社会交往,鼓励患者与陌生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通过对患者的定期随访,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心理评分起伏较大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站在患者的角度充分利用家庭环境,使其各项干预措施均能满足患者的实际心理需求,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帮助;对患者家属进行精神障碍疾病相关培训,传授沟通技巧,指导患者家属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多给予患者包容,积极与患者温暖的沟通,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家人的关爱。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用来衡量康复效果,评分越低则视为康复效果越良好)和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评分(SFRS,评分越低则视为社会功能越良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社会功能评分分析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治疗前,在BPRS评分与SFRS评分上,两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与SFRS评分皆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远远超过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常常出现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表现出情绪反常、性格突变、行为动作异常等情况。目前尚无比较理想的根治方法,尽管研发了许多新型抗精神药物,对控制其症状,改善患者的认知,降低不良反应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远期疗效不佳[4]。
常规的社区管理重点关注患者的用药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均行笼统的干预管理,虽能起到一定的病情控制,但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未起到有效的提升作用,管理效果不佳。而规范化管理,通过组建专业的管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专业性、规范性的社会交往指导,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适应社会生活,在通过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给予患者全面的心理安抚,调节患者的身心障碍,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的同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5]。
综上所述,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升患者社会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惠莉.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和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优劣差异[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014(013):181-182.
[2]李锦色. 社区高风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综合管理与指导效果研究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87):196-197.
[3]孙海霞, 姜东霞, 庄海梅. 浅述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化管理[J].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18, 025(003):152-154.
[4]周强, 林振东, 程椅娜. 个案管理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就业率的影响[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 018(002):89-93.
[5]张跃坤, 赵丽琼, 王延军,等.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状况与社会支持相关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035(001):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