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显微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0期   作者:毕科 蒋永祥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探讨PTC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显微镜技术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毕科 蒋永祥通讯作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重庆  400010)
        【摘要】目的:探讨PTC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显微镜技术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PTC教学模式对在我科临床医学生154名,按进科室批次的奇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一对一带教,6人一组。实验组采用PTC 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对一带教,根据需要采用讲座、技能传授(6人一组)、场景模拟、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培训后对两组医学生进行出科理论及技能考核,用于评价PTC教学模式的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出科理论、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学生的自评效果(团队协作意识、神经外科显微镜技能、综合能力 、学习收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带教满意度(带教方式、带教老师)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C 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显微镜技术技能教学临床教学效果良好,值得在技能教学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PTC教学模式;神经外科临床医学生;显微镜技能教学;效果
PTC( Primary Trauma Care,PTC) 教学模式即初级创伤救治,创始人是英国的道格拉斯( Douglas) 和澳大利亚的马库斯( Marcus),是由世界初级创伤委员会发起的,以麻醉、急诊、院前急救医师为主要培训对象,以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程序和措施处置各类创伤患者为主要培训内容,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应对创伤患者的紧急处置能力,解决第一时间内对创伤病例进行及时、规范、有效医治问题的一项国际继续教育项目。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医学教育项目之一[1]。神经外科显微镜技术是当前微创理念及医疗科技发展结合后产生的必然治疗手段趋势,但对于技术掌握要求也相对更高。。本院神经外科将PTC教学模式应用在显微镜的技能教学中,培训效果得到广大临床医学生的高度认可。本文主要探讨PTC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显微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实习的医学生154名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医学生分批次进入我科,每批次16名,实习时间为5周),按进科室批次的奇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一对一带教,6人一组。实验组采用PTC 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对一带教,根据需要采用讲座、技能传授(6人一组)、场景模拟、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对临床医学生采用不同的培训模式进行神经外科显微镜技术培训,评价不同培训方法的培训效果。
        1.2.1  培训内容  依据实习计划和大纲要求,并结合科室收治患者典型特殊给予针对性教学引导,内容包括关于神经外科学中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定向技术与DBS、计算机辅助神经外科中关于导航与手机机器人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内窥镜等具有代表性的操作技术作为重点培训内容。


        1.2.2  培训方法
        (1)入科第1周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集中进行神经外科显微镜技术的入科摸底考核、理论摸底考核。
        (2)第2-4周  两组均在“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模式基础上,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对相关理论知识及神经外科显微技术操作进行培训。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培训;实验组实施PTC教学模式。实验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第一阶段---前期工作:
        主要包括带教教师以及临床医学生的准备。①带教教师的准备:对带教老师进行PTC教学模式培训。②临床医学生的准备:入科摸底,组建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自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以了解临床医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医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学习能力等情况。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2-4周---①讲座:采用多媒体进行PPT讲座,在讲座时要明确目标和内容,课堂中师生互动,并简短的小结;讲座结束,有提出问题,并作出总结。②技能传授:按照6人一组的分组,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教师操作→教师操作并讲解→教师操作,学生讲解→学生操作并讲解。如向临床医学生示范神经外科显微镜技术的操作方法,第一步,带教老师严格按照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标准的进行示范操作;第二步,老师在进行显微镜技术操作时,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第三步,老师操作,不再讲解,由1名临床医学生代表进行讲解;第四步,临床医学生自己操作并讲解。③场景模拟。场景模拟仍然运用6人一组的分组,模拟真实的情景,真人为模型,分配角色,即医生、护士、患者、旁观者的角色。具体实施:带教老师向学生讲解手术病例,临床医学生进行评估,运用学到的显微镜的基本技能进行实际的检查和操作,操作完后进行总结汇报,组内所有参与者发言,总结自己在整个处置过程中表现好的方面,并提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哪些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老师给予评价,充分肯定临床医学生的优点。④小组讨论: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指定记录员,每个组员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主题畅所欲言,讨论完毕后组长总结。
        1.3  评价指标
        (1)理论考核:第5周对临床医学生进行理论考核,考核的内容与入科时一致,目的在于比较学生培训前后的效果。
        (2)操作考核: 实习前后对两组临床医学生进行神经外科显微镜技能考核。采用我院统一制订的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3)调查问卷  自制问卷对两组临床医学生自评效果和带教满意度进行调查。自评内容包括团队协作意识、神经外科显微镜技能、综合能力 、学习收获4个方面;带教满意度包括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2个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1]Wilkinson D,McDougall R.Prinary trauma care[J].Anaesthesin,2007,Suppl 1: 6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