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利
济南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药具管理站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2
摘 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治疗中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样本选取来源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治疗的72例冠心病患者,以治疗药物差异均分为研究组(联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对照组(曲美他嗪),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中联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值得全面推广。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冠心病
冠心病属心血管疾病范畴,发病率及死亡率偏高,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冠脉血管功能或解剖结构异常所致心肌缺氧缺血,患者临床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等,部分病情危重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1]。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关键因素为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改善冠脉血氧供应。阿托伐他汀及曲美他嗪均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规药物,其主要功效为保护血管、调节血脂、溶解血栓斑块、抗炎等,关于二者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尚缺少系统性研究分析[2]。本次研究汇总我院患者各项资料,分析联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的相关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选取来源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治疗的72例冠心病患者,以治疗药物差异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全部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经临床症状分析及常规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无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研究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跨度范围52-77岁,平均(64.58±1.77)岁,病程跨度范围1-6年,平均(3.55±0.48)年,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跨度范围54-76岁,平均(64.62±1.75)岁,病程跨度范围1-5年,平均(3.27±0.41)年,基线资料对本次研究结论无不良影响(P>0.05)。
1.2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基础治疗,医师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采用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扩张血管类药物、ACEI等治疗干预。对照组患者治疗药物为曲美他嗪,给药方式为口服,每日早中晚均需服用1次,单次用药总剂量为20mg,共治疗8周。
研究组患者参考对照组治疗方案,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日睡前口服1次,单次用药总剂量为10mg,共治疗8周。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心绞痛发作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势显著(P<0.05)。
![](/userUpload/1(90351).png)
2.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势显著(P<0.05)。
![](/userUpload/2(47348).png)
3、讨论
冠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患者冠脉痉挛或堵塞,导致心肌供血及供氧量显著降低,临床表现为心悸乏力及胸闷胸痛等症状,部分病情危重者合并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甚至诱发死亡[3]。
曲美他嗪属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规药物,为哌嗪类物质衍生物,用药后可显著改善心肌血氧代谢状态,提高心肌细胞存活数量,改善心肌缺氧缺血。曲美他嗪可调节线粒体机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及自由基生成量,显著增加冠脉周边组织血液供给量,逐步恢复心肌正常代谢及能量合成,满足心肌细胞氧需求。阿托伐他汀属他汀类药物,其主要功效为调节血脂,用药后可显著降低机体胆固醇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溶解血栓斑块,提高心肌血流灌注量,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病情进展[4]。冠心病治疗中联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可发挥他汀类药物间的协同,提高调解血脂效果,改善心肌供血及供氧,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一曲美他嗪治疗[5]。总结本次研究数据,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及心绞痛发作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可认为该治疗方案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冠心病治疗中联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值得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项建立.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20,41(9):2183-2185.
[2]崇爱国,季红慧,钟泽, 等.联用曲美他嗪和不同剂量左卡尼汀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20,22(8):1116-1117.
[3]徐玲香,陈丽萍,邵志林.美托洛尔片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5):2165-2167,2171.
[4]张芸楠,穆煜,林阳, 等.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脂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7):2614-2616.
[5]余辉,李宾,葛雄, 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5):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