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理论下新冠肺炎病因和治疗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0期   作者:朱珠 杨文信
[导读] 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发现新冠肺炎可能是由感受风寒、情志内伤、饮食不洁、伏而温病所致
        朱珠  杨文信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皮肤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发现新冠肺炎可能是由感受风寒、情志内伤、饮食不洁、伏而温病所致。为新冠肺炎防控方面提供了指明灯。同期,在中医药的繁荣中,实战经验也不断提高。
        关键词:中医经典,新冠肺炎,病因,治疗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lassical theories of TCM,coVID-19 may be caused by the feeling of wind chill, internal emotional injury, unclean diet, long-term incub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seases. This further points the way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Meanwhi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CM, clinical treatment experience has been accumulated.
        [key words] classical TCM theories, COVID-19, etiology, treatment
        1.新冠肺炎: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已确认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迅猛的经由呼吸系统传播而致的传染病,此病迅速蔓延至全世界 [2]。
        2.病因:1)感受风寒。伤寒[3]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也就是泛称,所有外感热病都可以归为此。《素问·热论》[4]中曾经说过,翻译为现代即是:“现今的热病啊,都是伤寒啊”,古人就是按照广义来归类的。而狭义伤寒,则是一种感受风寒后引发的病。《难经·五十八难》[5]中曾经指出,伤寒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湿温、热病、中风、温病、伤寒。感受风寒,最重要的是寒邪,而风邪是众病之首,所以风邪总是被夹于寒中。有感而发则是为了辨别是否为温病。2)情志失调:《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4]有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更是对现代人病的前期预判。心要静,平平淡淡,不要过分的追求名望,若奔逐利益之中,则会导致心神错乱,令自我精神气丢失,给疾病可趁之机。3)饮食不洁:在这次疫情发展史中,不可磨灭的是,早期患者都有很明确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经历史 [6],有食用野生动物史。根据研究可知,传播途径:[7]有接触飞沫之后得的,有密切接触后患病的,也有气溶胶的可能,均为呼吸系统传入人们体内。4)伏而温病:《黄帝内经》[4]中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新冠肺炎从2019年冬季开始潜伏,到第二年春季大爆发。更有研究表明, D-二聚体在冠状肺炎患者体内也是增高的[8],D-二聚体是高凝和血栓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属中医“血瘀”范畴,表明疾病从气分证到血分证的发展,与温病学[9]中所提出的“卫气营血”辩证相符。也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10]中所描述的症状“ 病人好像特别热一样,烦躁,口唇皲裂,烦渴,脉搏却不符合热型,这是阴伏,是淤血啊”相符。


        3.治疗:1) “透解祛瘟颗粒”在治疗这种肺炎中是有用的[11]。由谭行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在温病学说指导下制定的,包括金银花、连翘等16味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结果:试验组体温全恢复正常,无转入重症病例,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约半数以上消失,对比单纯西医治疗组,疗效更显著。2)“清肺排毒颗粒” 在治疗这种肺炎中是灵验的 [12]。对76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观察治疗,方用清肺排毒颗粒(由《伤寒杂病论》的5个经方组成,具体成分:麻黄9g,苦杏仁9g,生石膏30g,炙甘草6g,柴胡16g,姜半夏9g,黄芩6g,生姜9g,猪苓9,桂枝9g,茯苓15g,炒白术9g,泽泻9g,紫菀9g,射干9g,款冬花9g,细辛6g,枳实6g,山药12g,广藿香9,陈皮6g,等量折算为颗粒配方),采用比较服药前后的中医证型积分、实验室相关指标和症状的轻重程度评分法,结果:基本治愈50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88.16%(P<0.05)。3)“柴仁汤”治疗这种肺炎是灵验的[13]。对40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观察治疗,采用柴仁汤(由小柴胡汤和三仁汤加减而来,具体成分:柴胡:10-15g,黄芩10g,党参10g,法半夏10g,陈皮6g,薏苡仁20g,白豆蔻5g,杏仁10g,虎杖10g,藿香10g,姜厚朴6g,生甘草5g),随证加减,采用比较服药前后的中医症状轻重程度评分,结果:14例发热者体温全恢复正常,咳嗽、乏力、咽痛等症状半数以上得到改善,有效3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4)中药汤剂(结合了《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14])方案并参照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15] )再加上中成药品—玉屏风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宣肺止嗽合剂、治疗这种肺炎是灵验的[16]。将67例新冠肺炎患者分为西医组(18例)和中西医结合组(49例),西医组给予氧疗、抗病毒及对症治疗,重症病人给予抗炎、改善免疫和输注丙种球蛋白;中西医结合组则是利用西医来打地基,在此地基上使用中药,从而治疗。采用临床症状积分、CT改善率等法,结果:与西医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住院天数更短,入院第6天临床症状积分更低(P<0.05)。5)益气养阴颗粒是有用的,健脾养肺颗粒也能达到一样的功效 [17]。对86例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进行疗效观察,中医辨证分为肺脾不足证(57例)和气阴两虚证(29例),肺脾不足证组给予健脾养肺颗粒(具体组方:炒党参20g,黄芪20g,炒白术10g,茯苓10g,法半夏10g,陈皮6g,生薏仁15g,怀山药15g,平地木10g,谷芽15g,炙甘草5g等);气阴两虚证组给予益气养阴颗粒(具体组方:炒党参20g,山药20g,麦冬10g,北沙参15g,百合15g,陈皮6g,炒白术10g,茯苓10g,桑皮12g,六神曲10g,炙甘草5g等),采用中医症状积分和实验室检查等法,结果:病毒核算检测全部转阴,痊愈37例,有效4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4.结语:运用中医经典理论,阐明新冠肺炎的病因,为预防和控制疫情蔓延提供依据。并驾齐驱的是,临床工作中值得把中医药治疗进行推行,毕竟我们不可忽略中医药在这场肺炎中所做出的贡献,取得的成效——死亡率为零,转重为零。当然,这次实验样本由于数量限制,还不可全部进行归总,应该更深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EB/OL]. (2020-02-10)[2020-02-12].http://www.nhc.gov.cv/xcs/zhengcwj/202002/18c1bb43965a4492907957875de02ae7.shtml.
2.刘渡舟, 刘渡舟伤寒论专题讲座[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07(01):41
3.(战国) 佚名,黄帝内经·素问[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05(01):2,11,124
4.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J],中国医药2020,06(15):801-8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