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丽萍
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201900
【摘要】目的 评价分析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择糖尿病患者共计72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平均划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主要应用基础护理干预方式,试验组主要应用社区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应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满意度、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结果 通过实践分析可知,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22%明显好于参照组77.77%,组间对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在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方面,试验组相比于参照组,试验组优势作用十分显著,组间对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合理控制患者血糖状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发挥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治疗依从性;临床效果;提高;方法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所致,患者会表现出血糖升高、多尿、多食、多饮等临床症状。现如今,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不断深入发展,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呈升高趋势,也使其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病症,由此可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举措是十分必要的。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医院,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采用完善的社区护理干预方式,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形成良好的预后效果,使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处于稳定状态,促进临床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1]。为了进一步探究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中的效果,将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选择我社区医院接收7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以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进行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择糖尿病患者共计72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平均划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其中试验组36例患者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52~87岁,平均年龄(69.54±2.67)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47±2.31)年;参照组36例患者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51~85岁,平均年龄(68.41±2.52)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7±2.33)年。两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干预,即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等状况,对其简单讲解饮食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等。试验组主要采用社区干预护理方式,即认知干预,由于大多数患者并不十分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导致患者治疗配合度较低。因此医护工作者需要对患者展开糖尿病健康知识讲解,讲解主要围绕糖尿病的病因、发展、治疗以及预防等相关举措,使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不断提升,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使血糖状态趋于稳定状态。心理护理,糖尿病属于常见病症,需要患者终身服用降糖药物,为此,患者容易产生恐惧、抑郁的心理情绪,甚至感到暴躁不安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影响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与依从性。为此医护工作者需要与患者共建和谐护患关系,针对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平复患者不良的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自信心。日常护理,医护工作者可以定期与患者保持通话联系,便于提醒患者实时监测血糖情况,定时服用降糖药物,另外社区可以组建社区糖尿病服务小组,由专门的负责者对患者展开上门服务,了解患者的血糖情况,并与患者家属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让患者养成自我检测血糖的良好习惯,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用药护理,医护工作者为患者耐心讲解降糖药物的用量、用法等,并告知其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事项、随意增减药物的危害性等,另外让患者掌握自我注射胰岛素的相关方法,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内精准的展开胰岛素的自我注射,教会患者如若出现低血糖症状的紧急处理办法等[2]。
1.3 观察标准
观察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标准以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所构成;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情况,以0~100分为标准,分数高证明患者掌握度显著。
1.4 统计学分析
参照组与试验组各项数据资料均采取统计学处理方式,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与计量质量(,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情况)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分别运用χ2 与t值检验,如若其结果为P<0.05,表明组间统计学差异存在。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通过实践分析可知,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22%,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7.77%,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在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方面,试验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慢性病症,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才能使血糖情况保持平稳。由于糖尿病患者对于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不够,且存在消极、恐惧等不良情绪,以至于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愈发完善,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渐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几率,加大了临床护理的难度,降低疗效。社区作为基层医院,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展开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明显改善,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定期为患者展开定期护理干预,加强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临床护理服务效果[4]。
此次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情况,均说明社区护理干预方式效果显著,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与冯洁d 研究结果相一致[5]。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合理控制患者血糖状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发挥显著的应用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怡,李月,刘焱,王会颖,李若朴,杨丽英,肖志军.社区专科护理门诊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焦虑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9):66-69.
[2]颜艳魁.社区精准护理对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271-3273.
[3]尹赋.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9):132-133.
[4]范琛.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5):139.
[5]冯洁.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名医,2020(1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