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树琳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3
摘要:目的:探究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中采取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8月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9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中效果显著,能优化临床指标,控制术后并发症,推动康复进程,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泌尿外科;并发症;快速康复护理
引言
快速康复护理是近几年来逐渐普及的新型护理措施,综合麻醉学、外科学、护理学等多类学科,通过在围术期给予患者各项优质护理服务,降低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康复进程。本文主要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实施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8月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9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6~80(54.13±2.84)岁,病程1~6(4.21±1.38)月;疾病类型:肾上腺肿瘤22例、肾囊肿15例,肾结石8例;手术类型:肾上腺腺瘤切除术22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5例、其他8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7~79(54.25±2.99)岁,病程1~7(4.86±1.54)月;疾病类型:肾上腺肿瘤23例、肾囊肿16例、肾结石6例;手术类型:肾上腺腺瘤切除术23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6例、其他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围术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状况;术前予以简单的口头健康宣教,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并积极预防并发症。
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①术前干预:术前访视时,由巡回护士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流程、治疗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掌握围术期相关注意事项并了解手术的安全性,缓解其负性情绪;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术期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判,做好应急方案;术前晚加强饮食管理,做好肠道准备。②术中干预:手术期间注意调控室内温湿度以及光线,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与患者进行简短的沟通交流,安抚其情绪;术中操作保持快、准、稳、轻,根据患者的表现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缓解其不适感。③术后干预:术后过床时注意避免剧烈震动,防止触碰到伤口而引起疼痛;术后动态监测患者血压水平的变化,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术后未排气前,予以静脉营养支持或进食流食,排气恢复后可正常进食;遵医嘱做好尿管护理;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早期活动锻炼,防止发生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做好会阴部及尿道口的清洁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后保健知识宣教,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督促和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④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当天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定期通过电话、网络平台进行追踪随访,便于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进行相应的指导。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引流时间、尿管留置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及住院时间;②并发症:静脉炎、尿路感染、腹胀。
1.4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无序计数资料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χ2检验;均由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引流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2.2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3讨论
泌尿科疾病种类复杂,临床主要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腹腔镜手术具有诸多优点,例如操作精细、出血量少、产生疼痛感轻。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等几方面。了解患者基本资料,向患者普及病情治愈情况以及后续康复护理计划,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与优化,消除患者负面情绪,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做好术中保温工作,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术后给予患者适当补液操作,加强机体能量储备,促进内源性胰岛素释放量,防止术后胰岛素抵抗作用,加速康复。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以及流量,及时拔管,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避免发生感染。
通过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引流时间、留置尿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推测原因可能在于快速康复护理将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等各项准备工作均落实到位,例如术前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术前禁饮禁食时间以及不常规留置导尿管等;术中做好保暖措施和限制性液体输入等;术后进行疼痛护理、保暖措施、早期拔除管道和早期康复训练等,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与常规护理相比,快速康复护理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效果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推测原因可能为:快速康复护理通过实施饮食护理、管道管理、疼痛护理和生活指导等措施,使患者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进而使其亚临床情绪障碍得到改善,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同时,早期下床活动对合成代谢十分有利,此举既袋或尿管不慎牵拉引起的尿道损伤或出血;因脑神经恢复对排尿反射的控制无法及时评估,故间歇性导尿使得一部分患者尽早拔除尿管,目前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护理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尿路感染率较对照组降低,表明间歇性导尿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减少对膀胱内壁的损坏和细菌的入侵;观察组膀胱容量较对照组增加、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减少,表明间歇性导尿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排尿反射的恢复,帮助患者膀胱建立规律的排空和充盈过程。间歇性导尿的机理主要在于定时导尿可解除膀胱的充盈状态,并定期检测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对其进行有效评估和分析;其优势在于能有效减少患者尿潴留的时间,改善膀胱容量和减少残余尿量,同时能锻炼患者的膀胱功能,促使患者尽早自主排尿,从而达到减少泌尿系感染的目的。
综上所述,将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中,具有良好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鸿雁,赵晓蓓,韩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2):2037-2040.
[2]冯玉荣,宋葆云.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赵崇云,马铁明,李格格,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作用机制的研究与思考[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8):13-16.
[4]王毅,赵耀瑞.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2):1057-1066.
[5]杨悦,张建梅,谢娜,等.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