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湖州市中医院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2组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7.50%、75.00%,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门诊;应用效果
门诊属于医院的窗口,代表医院重要形象,能够有效反映医院服务态度、文化以及理念,直接关系到医院声誉。相关研究发现,诸多患者就医通常带着紧张、焦虑、陌生、烦躁等负面情绪,稍有不慎可增加负面情绪,诱发投诉及不满,进而直接影响医院形象[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完善,众多患者对就医要求也在逐渐增加,个性化护理干预逐渐步入临床,且应用与门诊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该护理模式主要对全院实施了“打造医院服务标杆”项目培训,尤其针对门诊护理人员做好重点干预,从多方面共同着手,强化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训练,在加强门诊护理质量的同时,需得到广大患者认可,进而提高其就诊满意度[2]。鉴于此,本文选取门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男女比例分别为:19:21、20:20例,年龄分别为:21—85岁、23—84岁,平均值分别为(51.32±4.53)、(52.65±4.56)岁。资料方面差异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入院时,由相关护理人员指导其实施挂号,并进行导诊、分诊,对患者提出疑问实施解答。实验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详细如下:(1)门诊大厅设置服务台,并在台上放置便民服务箱、一次性饮水杯、针线包、病例、轮椅及平车等服务设备,为患者提供便利服务。(2)定期组织门诊护理人员实施专业化培训,以应急准备、疾病基础知识、操作方案以及沟通技巧为主,每次完成培训后,予以相关知识考核,考核通过后实施下一步工作。(3)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期间需维持和谐、亲切、和蔼等态度,全面掌握其心理情绪,积极鼓励和安慰患者,并依据其病情状况,实施针对性疾病基础知识宣教,积极解答患者提出疑问,进而淡化其负面情绪。(4)针对存在激动、暴躁、激怒等负面情绪患者及家属,需要主动、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安抚其心理障碍,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进而促进护患关系,减少纠纷。(5)加强维护缴费、挂号以及候诊等秩序,针对残疾、高龄以及军人患者需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减少候诊时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满意度,根据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两组患者满意度[3],其中非常满分100分,85分及以上为较满意,85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1.4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护理非常满意24例,较满意15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7.50%(39/40),对照组护理非常满意18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75.00%(30/40),2组比较差异显著(χ2=21.344,P<0.05)。
3讨论
门诊是医院和患者接触最多的科室之一,具有疾病种类复杂、人流量大等特点,加之护理工作繁琐,进而无法有效确保护理质量。若医护人员在百忙之中,护理不当难免与患者发生冲突,因此加强门诊护理效率,规避不良现象发生显得极为重要[4]。
既往临床以常规护理方案为首选措施,虽获得一定认可,但该护理无法深入展开针对性干预,缺乏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及针对性,且护理内容单一、片面,进而直接降低临床护理效率。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护理服务理念不断完善,最新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护理缺陷,该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贯穿于整个护理期间,首先加强医护人员人文关怀观念,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及素质,并对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结果实施适当调整,增加培训项目[5]。同时促进医护人员学习南丁格尔精神,掌握救死扶伤奉献精神的真谛所在,进而树立奉献信念,促进人文关怀情感培养[6]。而本文主要坚持以人为主理念,加强对患者尊重意识,与其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期康复,进而取得一定认可,充分体现人类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价值,因此值得在护理领域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小青,曾云珍,曾秋娜, 等.门诊随访与社区护理干预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0(23):2184-2186.
[2]王海燕,田俊华,蔡晓玲.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患儿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0):48-50.
[3]朱菊芬,俞琼琼,刘瑛艳, 等.门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321-323.
[4]张润芳,段培芳,刘瑞, 等.外科门诊患者护理服务中运用人性化护理教育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2):152-155.
[5]卫晓慧,王雪梅,白媛.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6):2073-2075.
[6]周美蓉.耳鼻喉门诊治疗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25(2):158-16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