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 符敏 谈凡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 针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2018年6月至2020 年6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68例;给予统一编号后将这68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在临床护理中给予普通护理模式(n=34)和人性化护理模式(n=34),以对比的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94.12%)>常规组的护理满意(73.53%),且护理后的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两组相比(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模式;神经内科;应用效果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脑出血、脑梗死等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也一直在不断的递增。相关医学研究专家表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辅以相关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以整体改善和提高患者的临床及预后效果[1]。因此,本次研究中将随机抽取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20 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神经内科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并分析其整体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中纳入的对象均为神经内科患者,患者选取时间及病例数分别为2018年6月至2020 年6月和68例;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进行统一编号后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回顾分析研究对象资料:常规组,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4±2.2)岁;实验组,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4±2.8)岁;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比较差异小,无统计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患者
普通护理模式。患者入院后由本院医护人员按照护理要求给予入院指导、环境介绍等普通护理措施,同时对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相关指标和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给予患者进行口腔异物的清理以及定时翻身,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2.2实验组患者
人性化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神经内科患者由于发病较急,且病情较为严重;所以即使临床治疗及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并发症状,患者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甚至拒绝接受治疗,失去生活的信心等。此时护理人员则需要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后协同家属多鼓励,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通过聊天、听音乐等方式进行不良情绪的缓解,整体提高患者的治愈信心[2]。
(2)人性化护理:在给予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每间隔2小时为患者进行翻身一次,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减少压疮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及时为患者进行衣物的更换,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情愉悦程度;如果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等现象,则可以选择导管置入的方式帮助其进行痰液的排出,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给予患者更多绿色果蔬的摄入,多饮水,以保证饮食的科学和合理性,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缺损程度及护理后的满意度,并作以有效的对比和分析。其中,神经缺损程度采用“NIHSS评分法”,分值越低,表示临床护理效果越好;护理满意度利用本院自制问卷,不记名方式开展,总分100,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总体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例数(n)分别表示,组间x2值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 )表示,组间用t值检验差异性,如果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护理前的NIHSS评分为(16.33±2.33)分,常规组护理前的NIHSS评分为(15.98±2.56)分,两组相比(T=0.590,P=0.558),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NIHSS评分为(2.55±1.88)分,护理满意度为94.12%(32/34);常规组护理后的NIHSS评分为(6.77±2.22)分,护理满意度为73.53%(25/34);两组对比(T=8.459,P=0.000;X2=5.314,P=0.0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疗工作中的护理需求也逐渐增多,而人性化护理模式便应运而生;该种护理模式打破了以往普通护理干预中被动服务的理念,从单纯的打针吃药护理转变为心理护理、临床护理融为一体的主动服务护理理念,更好的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3]。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神经内科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以心理护理为基础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临床护理依从性;之后给予患者相关的定时翻身、排痰、饮食指导等生活护理,整体改善了神经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中针对神经内科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后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同时还可以整体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及认可度。
【参考文献】
[1]石莉红, 骆艳妮, 胡敏华. 情景案例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9, 36(5):65-68.
[2]李洋, 秦小欢, 周芸,等. 全员分层带教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 护理学报, 2018, 25(24):5-8.
[3]张春欣. 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17(9):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