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质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0期   作者:余云婷
[导读] 目的:探究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营养指标、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
        余云婷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 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探究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营养指标、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时段内脑外伤昏迷患者80例并予以随机分组,肠外营养护理40例(归入对照组),早期肠内营养护理40例(归入研究组),对比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浆前蛋白均高,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IgA、IgG均更优(P<0.05)。结论:脑外伤昏迷患者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促进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改善,增强免疫功能,对病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脑外伤昏迷;营养指标;免疫功能
        脑外伤患者多伴有昏迷,在昏迷到意识完全清醒时可能会出现昏睡、谵妄等情况。研究显示[1],严重脑外伤昏迷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致残及死亡风险大,同时患者在昏迷过程中机体营养代谢失衡,代谢率高出正常2-3倍。因此在临床积极救治的过程中还需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减少疾病病死率。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保持肠道,改善机体营养状态,进而改善疾病预后。本次研究以脑外伤昏迷患者80例为样本对象,评估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时段内脑外伤昏迷患者80例并予以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男女比26:14,年龄最小21岁,最大70岁,均值(45.42±9.68)岁。研究组40例,男女比24:16;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均值(45.79±9.85)岁。两组基线资料均保持一致在研究范围中(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及护理,开放静脉通道,采取静脉输注给予营养支持,营养物质包含维生素、氨基酸、热量、电解质、微量元素等,在此期间对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给予密切监测,做好管道护理,确保管道通畅,不可弯曲、打折、脱落等,管道定期清洗,并给予患者口腔护理,一旦发生渗液、皮肤感染应即刻停止。
        研究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护理,于术后24h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肠内营养,经鼻插管到十二指肠,无胃出血等肠道并发症,先鼻饲身体必须氨基酸,然后过渡到肠内营养商品制剂,逐渐增加剂量,初始剂量为40mg,逐渐加到80mg,肠内营养10d后逐渐减小剂量至停用。喂养后使用温水进行肠道冲洗。1)合理调控注入速度、浓度,注意营养液温度保持38℃左右。2)做好管道护理,确保管道通畅,以防发生打折、堵塞、脱落等情况,良好固定,使用前检查导管深度。3)给予口腔护理,每日仔细检查患者口鼻腔粘膜情况,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4)定期监测电解质、血糖等生化指标,观察患者体征、反应等,一旦发生误吸、反流应即刻停止。
1.3观察指标
        在营养支持干预1周后评估两组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浆前蛋白)、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IgA、IgG。)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营养指标
        研究组较对照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浆前蛋白均更高(P<0.05)。详见表1:

2.2免疫功能指标
        经1周营养支持护理后研究组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IgA、IgG分别为(42.82±7.81)%、(1.89±0.41)%、(2.89±10.82)g/L、(12.49±2.62)g/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8.63±8.05)%、(1.62±0.59)%、(2.51±1.45)g/L、(10.42±1.95)g/L,检验值(T=2.362、P=0.020)、(T=2.578、P=0.011)、(T=2.379、P=0.019)、(T=4.008、P=0.000)均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及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意外事故造成的脑外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脑外伤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现象,无法正常进食,且脑外伤患者早期机体代谢率增强,所需营养供给增加,再加上高血糖、负氮平衡破坏等应激性刺激,极易引起并发症,提高疾病病死率。因此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极为必要。
        相比传统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存具有明显优势,第一给予患者均衡的多种营养及微量元素供给,满足机体营养物质需求;第二给予患者肠道营养,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第三能够保护肠粘膜,以防发生细菌移位;第四肠内营养支持可刺激胃肠激素、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几率;第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2]。研究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浆前蛋白均高,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IgA、IgG均更优(P<0.05)。可证实,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免疫功能及机体营养状态。
        综上,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促进疾病尽快恢复,可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董维苓.脑外伤昏迷患者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1):33-34.
[2]顾艳.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7):129-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