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慧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新泰 271219)
摘要:目的:研究助产士心理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应用价值及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本院分娩产妇共14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取随机数字选取法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样本量均为70例。对照组行常规助产士护理,实验组在助产士护理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各产程用时、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统计两组分娩情况,实验组护理后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各产程及总产程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心理护理在分娩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产妇分娩期间护理配合度,并在心理引导措施下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助产士;心理护理;自然分娩;护理价值
随着剖宫产术式远期不良影响的不断研究证实,自然分娩受其产后健康维护效果及产后恢复影响优势,获得了临床分娩的大力提倡,但在实际分娩中,虽有助产士实施分娩助产护理,但仍有较高比例产妇倾向于剖宫产分娩,且以受分娩引发的各类不良心理因素为剖宫产主要选择因素,故在实际分娩护理中加强对产妇心理健康的护理,对其顺产率的提升或具有积极影响[1]。因此,为研究助产士心理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应用价值及影响,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本院分娩产妇共14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取随机数字选取法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样本量均为70例。
对照组产妇年龄最大者36岁,年龄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29.05±2.19)岁,孕周38~41周,平均(39.54±0.59)周,初产妇49例,经产妇21例;实验组产妇年龄最大者35岁,年龄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28.54±2.11)岁,孕周38~40周,平均(39.08±0.52)周,初产妇48例,经产妇22例。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产妇均为单胎分娩,孕期内均定期于本院接受常规产检直至分娩,且无异常妊娠情况;产妇分娩前获家属同意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书》;研究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排除标准:排除不具备自然分娩指征者;排除剖宫产意愿明确者;排除合并妊娠期合并症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助产士护理:(1)第一产程:引导产妇采取呼吸调整、产前运动等措施稳定产妇生命体征,促进宫缩,并定时检查产妇宫口开合情况,待产妇宫口开至3指时送入产房分娩。(2)第二产程:在引导产妇正确呼吸、发力及保存体力同时,借助相应助产措施辅助产妇分娩,若产中发现胎心减弱或难产等风险情况,则需立即实施剖宫产。(3)第三产程:需在助产措施辅助下引导产妇尽快娩出胎儿,胎儿娩出后需第一时间交由产妇拥抱抚触,其后处理脐带,清洁体表[2]。
实验组在助产士护理同时联合心理护理:(1)助产护理同上;(2)心理护理:①产前:产妇入院时,需由其责任助产士开展心理评估,对产妇分娩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后,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措施,稳定产妇分娩情绪后,指导其进行呼吸训练,询问产妇无痛分娩意愿。②第一产程:该产程内需在产妇阵痛时,助产护理基础上,由助产士及家属全程陪同产妇,积极与其进行沟通,增加产妇心理安全感,直至进入产房。③第二产程:进入产房后,需在密切观测胎儿生命体征、产妇宫口开合情况基础上,积极告知产妇其分娩进展,言语引导产妇积极配合助产护理,避免心理情绪波动,增加产妇体能消耗。④第三产程:进入该产程后,则需在胎儿分娩后立即予以母乳吮吸,使产妇可在与新生儿亲密接触后,激发自身母性心理,促进产后泌乳[3-4]。
两组产妇分娩后2h内需密切监测阴道出血情况,并开展产后母乳喂养及产后恢复指导,剖宫产术产妇需针对性实施产后镇痛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各产程用时、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
产程用时依据各组产妇分娩期间第一、第二、第三及总产程时间记录情况所得,取各组产程时间均数进行对比。
护理满意度于产妇分娩8h后取本院自制问卷测评,内容包括分娩教育、分娩引导、分娩护理服务质量等措施,总分为100。其中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0~59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中各数据资料组间差异取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若结果P<0.05且差异显著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程用时对比
经统计两组分娩情况,实验组护理后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各产程及总产程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心理问题作为女性产前较为常见的一类护理问题,可在分娩期间导致产妇心理应激反映下出现体力流失严重、护理配合度低等情况,且对于胎盘血氧供给同样具有一定不良影响,影响胎儿宫内氧气供应质量,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风险,故在实际分娩中加强对产妇心理问题的有效护理,对于母婴平安具有积极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经统计两组分娩情况,实验组护理后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各产程及总产程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助产士心理护理在分娩护理中的应用优势如下。将产前待产时间纳入护理时间范围,可在该时间段内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评估,制定个体化产程心理护理方案;其次,在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中针对产妇不同分娩阶段内体征特点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引导产妇可在积极配合护理实施后,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并在有效节省体力消耗基础上,确保胎儿在宫内的有效血氧供给,为产妇的安全分娩提供基础,且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产妇自然分娩信心,以降低剖宫产临床应用率[5]。
综上所述,助产士心理护理在分娩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产妇分娩期间护理配合度,并在心理引导措施下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雪霞,谢营,伍娃.产程早期体位指导联合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0):42-44.
[2]董岚.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06):106.
[3]李远兰.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护理能力与分娩质量的有关性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03):70-71.
[4]鲁瑜瑾.助产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2):66-67.
[5]王佩.助产士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