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模式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0期   作者:王爱华
[导读]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
        王爱华
        武汉市第三医院   湖北武汉 430060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更高,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综合护理;突发性耳聋;心理状态
        突发性耳聋属于耳科突发性紧急疾病,主要是在72 h内原因不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同时至少相邻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在全年龄段均可发病。临床研究发现,该疾病多发于25-60岁人群,46-49岁人群为高发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社交与生活,极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在临床治疗中,因年龄不同,治疗效果及预后有所差异,所以在治疗期间需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改善预后。本文深入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把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4-72岁,平均(58.24±5.21)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7-71岁,平均(59.31±5.13)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单侧耳聋;患者配合度均较高;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因遗传、耳毒性药物因素患者;排除有耳部手术史患者;排除免疫性听力损失患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遵医嘱服药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需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突发性耳聋病因与治疗方法,同时为患者讲解该疾病基础知识,使患者深入了解该疾病。②心理护理:a,放松干预:医护人员每日下午3:00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方法为:患者取舒适坐姿,紧闭双眼,放松身体,鼻吸气,嘴吐气,深吸气,憋气约4 s,嘴吐气约6 s,自然呼吸后就继续深呼吸,反复10次。B,情绪干预:医护人员应耐心与患者沟通,让患者明白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注意交谈语气、表情,定时安排患者喜欢的娱乐项目。C,支持干预:采用鼓励方式关心患者,暗示患者自身并非患有严重疾病,以此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实施评估,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高[1]。②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分为不同等级,总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满意度越好。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2]。
1.4统计学方法
        把此次研究的患者病例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定量资料的检验是t,以(±s)表示,定性资料通过X2进行检验,以(%、n)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负性情绪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总满意度
        护理后,观察组非常满意13例、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非常满意6例,满意14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66.67%,表明观察组总满意度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严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其典型症状为单侧听力下降,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但是因患者生理改变,多数患者易出现焦虑、紧张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3]。所以,在治疗时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增加舒血管因子,促进血管扩张,同时在药物的作用下,可加快受损毛细血管血供恢复速度,提升细胞代谢能力,以此提高听力。现代医学认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相互依赖,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有效调节生理功能与行为能力,对机体快速康复作用显著[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负面情绪,对护理满意度更高。主要是因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住院环境、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5]。
        综上所述,对突然性耳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负面情绪改善明显,多数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蒋中香, 甘柳萍, 周霓. 聚焦解决模式联合耳鸣治疗仪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13):1670-1673.
[2]王治霞, 徐俊芳, 孙珊珊. 个性化循证护理模式对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依从性及不良事件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21):103-106.
[3]任丽娟, 徐家兔, 朱燕飞,等.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效果观察[J]. 浙江医学, 2018, 040(005):505-507.
[4]王秋红, 刘瑞敏, 禹继敏,等.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 46(02):186-188.
[5]刘岩, 田彦静, 许尧生,等. 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 19(05):143-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