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人员隔离期不良情绪分析及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0期   作者:孙虹 孙巧霞
[导读] 目的:浅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人员隔离期不良情绪分析及心理护理
        孙虹  孙巧霞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中医院  山东  滨州 256200
        摘要:目的:浅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人员隔离期不良情绪分析及心理护理。方法:选择2020年2月8日与确诊患者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60例医学隔离人员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省内未隔离人员58名为对照组,将两组心理因素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接受医学隔离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与未隔离人员无明显差异,但接受医学观察的隔离人员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隔离人员比未隔离人员的不良情绪较多,因此要积极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并接受心理疏导和援助,使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发挥到最佳效能。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期;不良情绪;心理护理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突发性和传染性极强,造成国内及全球范围陆续扩散,对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早期人们对疾病风险的不确定和防护措施的不到位,造成疾病的蔓延,从而导致群众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已将covid-19纳入乙类传染病范围,各地均采取“将确诊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隔离观察、普通人员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为了解特殊时期疑似人员在隔离期的身心状态,特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人员隔离期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月8日与确诊患者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60例医学隔离人员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省内未隔离人员58名为对照组。两组居民在年龄、性别及文化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制定调查问卷,收集居民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及对COVID-19的了解等资料。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GAD-7)和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来统计,观察及评估居民的焦虑和抑郁的状况。(1)GAD-7包括7个方面,每个方面评分范围为0~3分,代表的时间频率是:没有、偶尔有、经常有、每天有,各项分值相加的评分为焦虑程度的分解值,分别是5分轻度,10分中度,15分重度。(2)PHQ-9量表是基层医学种出杭甬抑郁症评估工具,包括兴趣、心情、睡眠、疲劳、食欲不振、挫败感、专注性、行动力、躯体受伤倾向9个症状因子。每一方面评分范围是0-3分,以累积相加的分值判断抑郁程等级,5分轻,10分中,15分中重、20分重。在症状因子中的1和4项为抑郁的核心症状,第9项提示测试者有自伤意念,这三项任意一项超过1分,应多加关注。
        1.3统计学
        统计数据使用了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以(x±s)比率表示,组间误差比率以t值来检查;计数数据以(%)比率来精确表示,采用x2来检验,两组之间的统计数据略有差异(p<0.05)。
        2结果
        两组GAD-7量表和PHQ-9抑郁筛查表结果不符合正态分布,故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进行对比。
        2.1两组GAD-7量表得分情况
        两组在:不能停止和控制担忧、很难放松、不安无法静坐三项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其他症状因子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详情见表1。

        2.2两组PHQ-9抑郁症筛查表得分情况
        两组兴趣、睡眠、疲劳、食欲、专注力、行动力调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心情和挫败感、自伤评分上比对照组高,两组有统计意义(P<0.05),尤其心情低落、挫败感症状因子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详情见表2.


        3讨论
        本文通过对60例接受医学隔离人员和同期58例未隔离人员身心健康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接受医学隔离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与未隔离人员无明显差异,两组都有负性心理,这跟本次疫情波及面广居民都处于不同隔离环境下有关。但接受医学观察的隔离人员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因此要通过专家一对一进行心理疏导,应用本土化中医“移空技术”减少居民恐惧,改善心理不良情绪,采用中医“八卦锦”进行居家练习,增强内在力量,释放不良情绪,并和社区人员积极练习,加强观察及生活支持,防止自伤倾向发生。
        综上,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隔离人员比未隔离人员的不良情绪较多,因此要积极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并接受心理疏导和援助,使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发挥到最佳效能。
        参考文献
        [1]林志萍,王丽萍,余斌,李海清,郑建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一线防疫人员不良情绪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05):677-681.
        [2]郭小妹,刘迎春,李智,方锐彬,李龙丹,胡兴杰,董丽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暂时被隔离人员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4):118-120.
        [3]杨洋,耿岩,马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人员隔离期不良情绪分析及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20,18(05):55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