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杰 ?黄海??许凡强
国网铜陵供电公司,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国家在不断发展,社会在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影响能源系统本身的管理,如果发生安全问题,电网将失去控制,在严重的情况下,电网将瘫痪。通过为能源信息系统创建有效的基本安全系统,可以实现各种级别的有效业务安全保护。为了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运行,并改善信息通信分配管理系统,有必要建立一种服务不间断的安全管理系统。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漏洞;运维管理;研究
1引言
近年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在各个专业领域广泛使用能源信息系统,积累了丰富的能源系统绩效管理数据。国家电网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有效和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以确保信息系统的有效和稳定运行,准确管理管理决策并确保信息安全。
2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自动化
2.1设备管理子系统
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使用设备管理信息,设备监控,设备维护,风险评估,统计报告等方法科学管理设备,只有科学地控制设备,设备才能正常运行。只有确保良好的设备功能,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和稳定的电源。控制设备必须使用通信技术来集中控制电气系统中的所有类型的设备,监视系统用于监视设备,以便可以全天候监视电气系统。如果发现电气系统有故障,则监视设备将发出警报,并将故障信息发送到配电中心,收到信息的员工将立即进行分析和解决,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损失。风险评估是分析电力中心的工作条件,评估设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决策措施。为了保证所有类型的设备都可以正常运行,设备维护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维护设备的运行,设备的功能才能反映在电气系统的运行中。设备维护需要定期维护和维护电气设备,通过采取措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实际上,统计报告在设备管理子系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统计报告提供了与设备管理周期有关的各种信息的详细记录,这非常有价值。通过统计报告,可以分析电源的运行状态,以确保电源的稳定和安全运行。下图一为工作区子系统。
图一 工作子系统
2.2信息系统的安全基础应满足确保信息系统业务的要求
当信息系统的安全基础满足确保信息系统功能的要求时,它必须支持试点操作和安全评估。在业务周期中,有必要及时分析每个基线的当前安全状态,检查每个基线的安全评分,通过消除和增强安全性来消除安全漏洞,并满足基准规范。严格遵守PDCA,不断完善和建立信息系统运维的基本程序。初始运行和维护过程将满足管理保证的基本要求,并将通过初始监视,初始检查,细化和报告来进行和监视。
评估和审查涉及监视,监视主要包括监视机密信息系统资产在日常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状态,以及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功能合规性状态,异常警报状态等。通过改善基线状况,可以将安全信息系统维持在理想的安全级别。
2.3网络维护
黑客通常会攻击能源信息系统,从而导致信息丢失甚至系统故障,结果,网络安全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用户应首先管理其帐户信息并设置权限,当需要在内部和外部网络之间传输信息时,可以使用U盘传输信息,使用后,您可以检查计算机中的病毒以防止感染,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的关键是确保服务器和数据库的不间断运行以及所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为了确保服务器的不间断运行,必须安装可以全天供电的电源,以避免突然的电源故障,损坏服务器。
2.4软件维护
软件保护在保护电力公司信息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软件保护并不容易。软件保护需要高素质的人员来解决一些相关的技术问题,并知道如何操作系统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可以制定一些软件安全措施,创建项目时,应注意安全程序必须包含大多数子程序,并且与操作相关的表可用于此接口,安全程序还需要集成一些代码,然后将其转换为汉字,以便安全保护人员一目了然,安全保护人员看到数据后可以直接修改或保存数据。
2.5漏洞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管理漏洞的生命周期需要在日常安全操作和维护期间进行漏洞扫描报告和泄漏测试,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析。同时,历史记录和直观的反映可用于使用以前的资产和漏洞记录,以显示漏洞的大概日期。然后使用安全漏洞管理策略来分析漏洞的原因,当前,历史记录改进策略可用于有效解决单个漏洞。
3结束语
从信息系统安全服务的现状出发,基于基础安全知识和基础安全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策略,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体系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基于对安全服务的合理期望和公司的核心安全能力,将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初始安全管理操作,以完善符合能源信息安全特点的核心安全运行和监督管理系统。改善基本检查工具,以及加强检查也是促进安全系统有效实施和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工具。安全结构在改善能源公司的安全管理和预防安全风险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宏锐.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自动化解决方案[J].科技与创新,2017,12(09):48-48.
[2]徐佳慧.论述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自动化的解决措施[J].民营科技,2017,13(02):3-3.
[3]李婷婷.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自动化解决方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11):126-126.
作者简介:汪文杰(1972-),男,安徽铜陵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信息运维与安全运维工作
黄海 1971- 男 安徽黄山人 本科 工程师 ,从事电力信息运维与安全管理工作
许凡强(1990-),男,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电力信息运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