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国网黑龙江七台河农电有限公司154600
摘要:增强配电管理力度,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可于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力系统供电稳定水平,同时还能减少工作量,优化整体资源配置。所以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明确配电自动化应用要点,根据配电管理需求及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对策,促使配电自动化系统得到有效运用与发展。本文就电力配电自动化及其管理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对策
配电自动化主要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相关智能设备对配电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相比人工管理来说,该管理模式更高效、更全面,能够实现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对存在的异常情况作出相应的自动控制或反馈给技术人员,由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故障维修。所以为了更好地突显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价值,还需加强重视,对配电管理内容及对策进行优化完善。
一、电力配电自动化应用要求分析
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也应遵循相关要求,才能使该系统的运行更具实效性和合理性。①贴合我国电网运行需求。国外针对配电自动化应用有很多先进技术、设备和经验方法,但在引进过程中应考虑我国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有效借鉴合理的技术与方法才能使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发展更贴合我国国情,发挥较大作用。②运行可靠性。电网向各行业及居民供电,针对居民用电来说,在夏季高温天气需要长期使用空调等制冷设备;针对工业生产来说,整个生产流程涉及多个电力设备。这种情况下若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可靠性较差,容易出现相关故障问题,就会导致供电系统受影响引发断电等情况。③运行安全性。配电自动化系统同样需要保障其自身运行的安全性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电力公司运营、社会秩序等方面都会造成严重影响[1]。④完善性与创新性。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电网建设情况及需求不断对自身的系统功能、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且能够贴合时代发展积极创新,更好地提高电能质量,为各行业及居民提供服务。
二、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及配电管理效果的对策
(一)针对配电自动化管理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根据电网运行实际需求,结合配电自动化内容制定相应的配电管理制度,明确配电管理各个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及规范要求等。通过开展相应的培训和技术交流会等方式,促进配电管理人员能够形成较强的管理意识,掌握管理方法和相关技术经验;相关人员能够熟练操作电力系统,了解和运用与配电自动化有关的信息技术、设备等,为实现配电自动化提供有力基础。其次配电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大量的资金支持,引入GIS技术等相关技术为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提供保障,确保其能够将配电各终端进行有效的信号连接,正确定位,以对各配电终端进行实时监测。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建立过程中,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自动化技术的操作应用,确保配电自动化运行的可靠稳定[2]。
(二)合理规划,加强对配电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
一方面对配电管理进行合理规划。
我国不同地区其所对应的地形、水文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都不同,在配电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各个地区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通常在符合配电设备运行要求的情况下,该地区的电力企业可根据该地区的地势、整体用电需求等方面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特色性的配电管理对策,有效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运行效果。如针对地势较低的地区,应对配电设备做好相应的防潮保护工作,并加大检查巡视力度。另一方面对配电高新技术加强研发力度。①目前很多较为偏远的地区在供电过程中还容易出现低压电问题,需要通过研发高新技术,提高配电自动化应用价值的方式不断扩大配电网覆盖范围,能够让我国各地区都能接收到较为稳定的电能。②定期对该地区的用电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当地的用电标准及相关要求,做好相关预算工作,在满足当地经济条件的情况下为该地区的企业和居民提供优质用电服务,体现配电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
(三)制定配电自动化系统及设备定期检查计划
配电管理开展过程中对自动化系统及配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也是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根据配电设备的类型、运行情况制定不同的检查内容、检查周期及检查标准,安排检修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其次由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功能使用状态等方面进行检查,对相关软件进行更新优化,对存在的隐患问题及时修补处理。这样可保障系统与各终端的连接有效性,更及时准确地对设备运行进行监测,而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转可进一步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3]。
(四)加大对配电网架等相关技术软件的建设力度
配电管理过程中想要更好地推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应重视配电网络的建设工作。首先,选择合适的网络布线方式。针对较为常见的环网来说,对10KV馈线合理分段,可确保电力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负荷传递力,以达到降低故障发生、促进配电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效果[4]。其次加大通信技术的建设力度,根据配电管理需求和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建立有效通信通道,促进其自动化系统整体运行更具可靠性。另外,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相关软件的应用方面来说,可借助大数据等技术获得相应的数据指标,做好软件应用规划方案,在降低系统重复建设的同时优化系统资源配置。
结语: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可使电力系统供电更加稳定长远,满足不同行业和不同居民的用电需求。所以需要加强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视度,提高配电管理能力,通过建立配电管理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定期开展系统及设备检查工作、加大技术软件研发应用力度等方式合理解决配电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不足,有效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运行目标。
参考文献:
[1]胥明凯,赵旭,党传坤.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8):378.
[2]刘建飞,程振宇.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2952.
[3]张晓林.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究[J].魅力中国,2019,(23):304.
[4]江广克,韩先国,沈春梅.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2349.
姓 名 刘超 署名单位 国网黑龙江七台河农电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 邮编 154600
职务 PMS专责 性别 男 手机 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