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缆敷设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9期   作者:栾林林
[导读] 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因此在电缆敷设过程中,

        栾林林
        威海市文登区中强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400
        摘要: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因此在电缆敷设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合理的提出电缆排列,防止外护套磕碰和穿过河流水系等具体施工方法,从而保障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主要电缆敷设形式,对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缆敷设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及其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电缆敷设;形式;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施工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并且电力企业通过不断增加电缆数量,可以使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得到满。因此为了保证电缆敷设安装施工质量,以下就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缆敷设安装施工进行了探讨分析。
         
        1.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缆敷设形式
        1.1电缆沟敷设。电缆沟敷设是电缆敷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需要进行电缆沟的建设,在电缆沟内预埋技术支架,采用电缆沟敷设形式施工中,应该注意低压电缆与高压电缆尽可能分开设置在电缆沟的两侧,控制电缆与电力电缆也尽可能分开设置在电缆沟的两侧,如果只能在同一侧时,应该将电力电缆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金属支架的间距为1m。
        1.2直埋敷设。电力建设中的直埋敷设电缆形式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施工形式,但是这种形式所要求的施工环境也较为严格,在进行电力电缆直埋敷设施工时,应注意电缆沟的深度和结构,需要按照其相应的标准进行,通常情况下,深度不能小于0.8m,并且需要对电缆沟沟底进行处理夯实。
        1.3电缆排管敷设。电力建设中的电缆敷设对于管内穿电缆的进行,要注意先在管内穿铅丝,以此来将电缆拉入相应的管内,在具体的施工中,其要特别的注意在实现穿电缆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宜用滑轮进行引导电缆,不得刮伤电缆,排管中管子的接着错开,以此来保证平行敷设的紧凑性。
        1.4电缆桥架。电力建设中的电缆桥架配线作为一种新型的配线形式,现阶段已经被广泛的用于石油化工、机械、军工、医药等行业。在建筑工程中,电缆桥架在我国正处在发展时期,电缆桥架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耐腐蚀。
        2.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缆敷设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电缆敷设准备工作技术要点。电缆敷设前需要结合电缆设计图纸和现场情况决定电力电缆走向,测量电缆路径长度,根据路径长度来截电力电缆,一般要留有1~2米m的余度;然后进行划线,用白石灰在地面上标明电缆沟的位置和开挖宽度,其宽度要根据人体宽度和电缆数量确定,在具体的电缆铺设过程中,一般开挖宽度为0.5~0.6米,深度0.8米,在具体的电缆铺设过程中,挖沟时应垂直开挖,挖出来的泥土分别堆放在沟的两旁,便于回填。在具体的电缆铺设过程中,最后要注意将沟两边的泥土回填至沟内,敷设电缆结束,若在具体的电缆铺设过程中事前先预挖好电缆沟,可在具体的电缆铺设的过程中直接将电缆放入电缆沟的电缆支架上,以此在具体的电缆铺设的过程中省去挖沟一项。
        2.2电缆牵引敷设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2.1牵引绳展放。采用绞磨机械牵引放线。先用人力按电缆长度拖放一根牵引钢绳,并通过滚轮引至电缆盘处。牵引钢绳长度为800~1000米,牵引绳之间用φ4.0小钢丝绳在牵引钢绳的活头套上绕成绳箍连接,绳箍至少绕四圈。使用电缆拉帽牵引连接牵引绳与电缆,使电缆牵引时将牵引力过渡到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塑料外护层上,用牵引绳将电缆拉帽与卷扬机连接,利用机械动力使电缆在电缆沟内预先放置的滚轮上滑动。


        2.2.2电缆牵引头的制作。电缆采用的外护铠保护方式不是普通的钢铠或钢丝保护,而是铝外壳。为增强外壳抗压能力铝外壳做成了皱折波浪式,这样电缆与铝外壳就形成了部分中空,在直线段牵引电缆铝外壳只受自身重量的压力,在转角位置承受侧压力一旦超过3kN,就会对铝外壳造成损伤,整个电缆敷设过程就会失败,这是最关健的一个监控点。因此我们一般采用电缆机械拉帽,而不用钢丝网套,主要是电缆机械拉帽的强度更高,安全性更高。另外采取加大转向弯曲半径、均匀摆放多组滑车减少侧压力,安排专人配合厂家监控,以确保电缆敷设的一次成功。
        2.3电缆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缆安装施工前应查电缆是否受潮,可用火烧法或油浸法;电缆不得拐急弯,一般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20倍;电缆通过有振动和承受压力的下列各地段,施工应穿管保护,垂直电缆在地面2米至地下0.2米处和行人容易接触;直埋电缆与道路,铁路交叉时,所穿保护管应伸出1米等等。
        2.4电缆工程的交接验收要求。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缆规格应符合规定;电缆排列整齐,无机械损伤;标志牌齐全、正确、清晰;电缆的固定,弯曲半径,有关距离和单芯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层的接线,相序排列等应符合要求;接地良好;电缆终端的相色应正确,电缆支架等的金属部件防腐层完好。
        3.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缆敷设施工管理分析
        3.1严格施工路径的合理选择。对于电缆敷设路径的选择,首先需要确认的一点就是确保能够使用30年,在此基础上,再从路径是否便于施工、安全、经济适用等方面进行考虑,要想使安全运行得到保证,电缆敷设的地区就需要避开地质灾害、腐蚀、高温、污染、潮湿等不利于电缆敷设的环境;施工方面应该从实际的施工以及后期的检查和维修等方面综合考虑;经济适用方面,应该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选择最短的路径。
        3.2加强施工准备管理。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缆施工前要依据施工图纸,复核到货电缆长度与设计需求、订货长度是否相符。敷设前应将电缆沟、排管内壁清理十净,以防沟内、排管内的石头、硬块等坚硬突出物对电缆造成损伤。准备好允足的照明和通信设施。根据具体地形,按牵引力要求完成牵引机、电缆输送机和电源箱的布置。策划好施工力一案,对于敷设距离较长、分成多个区段的情况,应尽可能采用先中问后两头的施工顺序,给后续电缆接头制作提供便利,减小由于电缆长度误差给施工带来的困难。
        3.3选择合适的电缆材料。用电安全关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切不可因小失大,因此要选择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力系统中的电缆材质,在电缆的材料与电缆头的材料选择都要适宜本地区的空气质量,经过方面的检测,才能提高运行时间和运行效率,确保用电安全。
        3.4加强施工环境因素管控。施工中的环境因素主要包含如下的内容:项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除此之外,项目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有:光线、作业面的大小以及通讯情况等,旁边地下管线以及周围的建筑物这些周边环境,因此,在作业施工中,周围的环境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境情况,并且能夠结合施工情况而有效保障整个施工过程可以顺利进行。如在冬季施工,受冻也会影响施工质量,为了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质量,不仅需要加强对各种环境条件的控制以及管理,而且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作业条件,能够结合良好的技术环境而有效防止不利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高压电力电缆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缆敷设安装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因此安装人员应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及条例对电缆进行敷设安装,从而保证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曾超等.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高压电缆敷设安装的施工与管理[J].低碳世界,2017(10)
        [2]张玉峰.探析供配电线路工程中的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及其管理[J].水电水利,2019(05)
        [3]周凌.配网工程中的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及其管理分析[J].建筑发展,2020,4(4):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