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玉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直孔发电公司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8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电网加快了智能化建设的步伐,电网运行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社会发展过程中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这种新形势下也对电网运行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智能电网规划与运行控制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智能电网的规划就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转化效率,这样就可以将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工作做好,本文针对电网运行方式优化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对策分析
1、电网运行分析
电网运行工作具有全面性、风险性和技术性的特点,由于整体运行工作由多个部门共同执行,而且每个部门的工作都具有较强的差异性,任何一项工作都会对最终运行状况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电网运行系统还是系统故障发生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网运行操作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类事故,存在较强的风险性。相较于电力运行,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则会引发严重的事故,这也使运行工作对于技术层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在现代电网中开展电力运行工作,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力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高效性和规范性。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电力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现代电网中运行工作技术含量增加,因此需要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运行,为电力系统电能持续、可靠的供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电网结构对电网运行方式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电网设备损失严重
电网运行方式一般都是无人化自动管理,这样就能够减少由于人为失误所带来的危害。但是在电网运行一体化的过程中,有一些电网监控设备的监控力度不足,电网设备的性能不是很高,因此就成为了电网运行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电网监控设备的缺陷,运行维护的缺陷都会降低电网在自动化运行中的安全。
2.2电网运行方式比较混乱
近几年来,国家对于农村电网的改造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县级电网的发展趋势也在逐渐加快。而县级地区电网结构日益变得复杂,临时性线路在架设时十分繁琐,许多线路都出现了串供线路和交叉线路,因此电网运行的方式就变得逐渐复杂,掌控起来非常困难。
2.3外部环境影响
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电缆周围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别,同时电网覆盖范围也十分广泛,这就导致外部环境过于复杂,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如自然灾害、高杆植物、人为因素等,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地域自然环境的危害,同时气候条件也会导致一些自然灾害发生,从而对输电设备和线路带来严重的损坏。在电网附近一些高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威胁到线路运行的安全,甚至引起跳闸事故。另外,人口密集地区输电线路易受到人为破坏,如机动车辆剐蹭或是建设施工中带来的破坏等。
3、针对电网结构对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策略
3.1对电网的运行计划进行优化
要对电网的运行计划进行优化,就需要对计划的编制、管控和公布等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完善。首先电网运行的工作人员要定时每天对电网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然后合理的编制运行计划。运行计划既要满足对电网设备的维修和养护,还要满足用户的日常生活和需求,这样才能够将对用户的各种影响降到最低。此外,还要对停电的时间和次数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出现一些重复停电的现象。电网的运行人员还要合理的利用停电时间,对电网的基础设施进行检修维护,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停电的时间。其次就是还要消除不是经济停电工作的隐患,按照定期的生产作业进行,严密的考虑到检修与计划之间的关系达到协调,提升电网的安全力度。
在电网生产作业时,一定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在实行的过程中要加大力度,仔细做好研究分析。最后在停电计划确定之后,还要通过各种传媒方式将计划向用户及时公布,将停电时间、停电范围、可能造成的影响等都要及时处理。
3.2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
由于电网结构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此电网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就要做好电力运行方式的分析工作。一旦发现任何电网超限运行的情况,就要要求电网运行人员做好相关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首先一定要对电网运行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其次就是制定相应的详细计划。
3.3加强电网运行设备的日常维护
电力系统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做好日常巡视维护工作,这也是电网运行工作效率得以提高的关键所在。在电网运行工作中,需要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设备处于平衡的运行状态。同时设备运行维护人员还要及时向电网运行部门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具体的维护工作,定期针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3.4增强电网运行运行管理的安全性
电网运行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提高电网运行工作的安全性,即在实际工作中要定期进行模拟事故演练,使电网运行人员能够更好的掌握事故解决的方法。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急救方案,确保急救方案的灵活运用。在事故发生后,还要及时启动安全急救方案,确保将事故带来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另外,要做好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将其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员,进一步提升电网运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电网运行管理的安全性。
3.5积极的引用先进技术
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积极的利用技术来避免事故的发生。在电网运行中应用雷电定位技术,能够避免雷电天气导致的线路跳闸问题,还能够及时的预测发生的灾害。合理的应用数据库技术,通过建立数据库,实现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状况、运行的历史、参数、线路等一体化管理,对调度运行中的设备做好标记,不断的优化数据信息。
3.6加强电网运行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由于电网运行工作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重视对电网运行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其安全意识。因此每一个电力企业都需要定期定时的开展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积极促进电网人员的不断学习和进步,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高效、优质的完成电网运行任务,保证电网运行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
结语:近年来智能电网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快,同时一些新能源也在电网中进行应用,在这种情况下,电网运行更具复杂性。由于电网运行直接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平稳性,因此在当前电网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强化电网运行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电网运行管理制度和机制,做好电网计划和设备维护检修工作,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为人们提供持续、可靠的电能供应。
参考文献:
[1]李鑫卓.微电网运行控制与黑启动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2]周华.浅谈降低电网建设中电能损耗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4):65-66.
[3]姜伟.电力网技术线损及降损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3):57+59.
[4]蒋闻,李骊,赵晋,唐文左,张程柯,雷霞.基于微电网运行模式识别的逆变器自适应控制结构[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31(09):78-8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