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杨
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总公司,天津市300385
摘要:新时期城市智能电网规划和改造势在必行,这主要是由于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用电需求与日俱增所造成的。文章通过对城市智能电网发展进行分析,对当前智能电网与配网规划改造展开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城市配网;配网规划;电网规划
引言
近年来,新能源快速发展并且不断接入电网,导致电网架构日益复杂且主配网呈现出一定的不协调。主配网不协调会破坏电网整体的稳定运行以及电网内部电源的运行,甚至会造成局部区域的瘫痪。因此合理地设计电网架构在提高系统稳定性、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减轻系统碳排放、保证系统电源安全稳定出力以及提升区域内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稳定运行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和改造
在城市配网规划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结合城市配网规划形式进行落实,科学准确地设计更加优化的网络结构,在确保城市配电网络建设和改造的阶段,实现城市的节能环保,确保整体高效和经济。在当前实际发展中,城市智能配电方式的改造必须符合城市化发展的对应目标,在配网改造中合理进行统筹和规划,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在城市化发展中,从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等角度入手,提升城市化发展的适应性,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必须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使其适应城市配网建设的要求。在城市化发展中,如何实现对城市电网的智能化改造是重点,需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提升综合配电能力。在城市化发展中,结构优化很重要,在配网建设中对各个细节进行审核,使其可以和上一级输送电网结合在一起,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此外在配网投资规划建设中,实现合理性和效益性,通过城市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和改造之后,可确保城市区域发展和社会发展等相互协调。
2城市智能电网建设要求
国际先进城市智能电网的特征体现在电网的能源互动性、资源节约、安全可靠、以及环境友好。国际先进城市智能电网应有如下内容:第一,配电网拥有强健的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作为支撑,电网的建设经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严格的设备选型。第二,高效的调度和运维管理。电网拥有高效实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实现对配网运行状态、设备情况、可调度负荷等元素的可观可测可控。第三,配网运行的安全、可靠、优质和经济。配电网有能力保证运行时期的供电安全,如保证N-1通过率,容载比等,并提供高质量的供电服务,如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停电时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四,支持能源互动,保证电网的环境友好。支持新型能源、分布式能源及充电汽车的大规模接入与利用。通过智能电表、智能交互终端等互动设备,支持电网与用户之间的数据和电力双向交互。
3智能电网发展与城市配网的规划改造模式策略
3.1加强工程的前期勘察工作力度
在电力配网工程实施的前期,先要做好配网工程设计的现场勘察工作,事先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通过对项目的地质条件提前进行专业化的勘察和测绘,拿到第一手的现场详细数据信息,完全掌握施工现场的详细情况,为项目施工提供准确的评价资料,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数据,辅助工程造价的估算,进而控制工程成本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投资的最佳效益。过去的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无法及时的掌握现场的准确数据资料,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出现设计方案与现场情况不符的问题,需要临时更改设计方案,从而延长了施工工期,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影响工程的经济收益。
3.2分析通信系统的规划
在对整个配网自动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通信系统是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由于通信系统的好与坏将会对电网自动化建设工作带来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供电企业中,必须要具有一个完善信息交换的系统,然而通信系统则可以为信息交换工作提供出相应的基础,在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通信方式是否可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实际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其通信手段的可靠性,同时在命令执行的工程中,由于会受到监控中心的操作,可以通过监控能够及时地获得相关的信息,在发出相应的指令后,通信手段将会把这些指令传输到更远的终端上进行执行,所以通信系统对自动化整体水平存在着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对配网自动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通信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光缆通信性能在整体上来说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实际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通信光缆的数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那就是变电站在实际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被外界的因素所破坏和影响,因此实际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通信的方式。
3.3智能开关技术的应用
智能开关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中常见的一个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控制电子元器件,结合相应的编程实现对电路开关的智能控制,一般而言智能开关中的电源开关能够实现对电网的统一控制,分开关选择性对电网中的线路进行控制,这样的控制方式能够有效的防止由于陷入漏电过流的原因,而导致电网产生意外事故,同时也可以实现局部控制,不会因为部分线路的原因而影响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而且智能开关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线路之间的快速切换,从而能够满足电网的高效率调配,保证整体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促进电网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3.4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网智能稳定分析
借助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利用海量数据中的有用信息,通过智能信息处理,获得电力系统智能分析与决策的相应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电力系统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策略,建立电力系统全景数据的结构。然后在线建立电力系统智能稳定分析系统(ISAS)框架,包括稳定性评估系统和可控性评估系统。最后在大型电力系统网络特性和拓扑智能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实际区域电力系统的ISAS。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预测意外情况后的系统稳定性,还可以提供单元集群,从而为稳定性控制提供更多信息,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进行安全性分析和评估,同时,结果可为电网调度和控制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3.5选择合适的电网结构
在当前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智能电网的规划和设计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城市发展中必须确保相互适应,在城市电网的基本建设阶段,合理规划和建设,依据实际分区和分层布局情况等,对电压等级调整之后,可确保电源的负荷平衡,由于网络设计结构和电压等级和电源点的控制等存在差异,在设计中必须掌握具体的类型,合理进行安排和设计,具体包括:放射式、环式和链式等。
3.6确定建设项目的成本预算
电力配网规划方案里有关于经济投入这一块,项目设计人员应当对电力配网规划所需要的各项资金进行评估与预算,合理地控制好项目前期工作的各项所需费用,从根本上提高工程前期规划的可行性。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投资数额估算,对项目开展的必要性、项目设计规模以及项目预估的实施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察与研究,并合理地评价项目的整体状况,针对一些较好的项目,还可以加大对前期规划工作的资金投入,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与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系统不断扩大与智能电网的应用逐步宽广的背景下,通过对智能电网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改善电网运行环境,强化配网设计工作能够改善传统电网规划的不足,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供电水平,从而为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世环.智能电网发展与城市配网的规划改造模式的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12):170-172.
[2]陈敬德,盛戈皞,吴继健,等.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高压电器,2018,54(01):35-43.
[3]田平.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9,(2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