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华
身份证号码:41071119740408****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不同地方的建设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比较大的提高,机械电子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还要对其规模进行扩大。但通过分析在日后工作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等相关问题,就需要对节能控制技术的探究进行不断加强,这样做的目的就能通过对技能控制技术的利用全面加强工程价值。另外,能够保证机械电子工程在日后发展的道路上获得更好的效果以及发展成绩。当前对于机械电子工程而言,其运行的主要宗旨就是对有效功率进行输出,因此在当前节能控制技术需要进行特别注意的就是在功率上,机械电力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得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就要对以往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节能控制技术进行有效的突破。
关键词:电子工程;节能控制;分析
1机械电子工程的节能控制系统
1.1全电控节能控制技术
对于机械工程系统来说,依靠电比例液压泵、电比例马达、电比例液压阀和电控喷油柴油机来组成一个通过全电控来进行作业的传动系统。由于采用的转换原件和功率输出装置全部电控,所以硬件功能最小化且硬件的使用程度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还可以实现智能控制的高级化、感知的深入化。因为软件承担了系统的控制和专用功能,所以操作者可以根据操作情况和实际工作情况在机械运行中对参数进行在线的调节和控制,柔性化的参数匹配得以实现,全局的节能效果也就更好的获取。
1.2分布式节能控制技术
对全电控的功率系统,尤其是全电控的液压系统的建立,相应系统的压力信号需要被控制程序进行处理,这也就是一种非常高的要求对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这种对压力信号进行及时处理的需求,凭借当前的机械工程控制器的技术水平来说还无法完全满足。要满足对各种数据、信号处理速度的硬性需求,就要研制专用的以总线为基本的液压阀控制器、发动机控制器和液压泵控制器,高速总线与每个控制器相互连接,建立一种以总线为基础的分布式节能控制系统,达到节能的目的。发动机的喷油量由发动机控制器依据操作者的指令和发动机的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将与其有关的数据传递到总线,其他控制器的指令也可以在总线上获取;参照液压泵出口的压力信号,液压泵控制器可以调节其排量信号,总线接收相关数据,并且接受其他控制器的控制命令;操作者的操作命令由液压阀控制器接收,并且依据命令对液压阀进行控制,发送相关数据到总线,同时通过总线接受其它控制的控制命令。这种以总线为基础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对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速度的控制都有了特别大的提升,分布式节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全电控功率系统的控制需求给予满足。
2机械电子工程节能控制的问题
2.1控制理念较为薄弱
目前,很多区域的机械电子工程在节能控制的理念上非常薄弱,由此产生的问题将会持续性增加。首先,机械电子工程在建设、运营、设计、优化过程中要对节能控制投入较多的关注,缺少节能控制后,较易导致工程自身的价值下降,且难以推动机械技术的进步,造成能耗损失,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良好的弥补。其次,在节能控制理念不足的情况下,机械电子工程的研发还停留在传统的经验层面上,无法做出良好的创新,由此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较好的弥补,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此进行改善。
2.2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首先,控制工作开展之前,并没有对节能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等有一个深入的设计和掌握,完全按照成功案例的标准进行抄袭、套用,表面上能够取得健全的体系,实际执行时存在严重的矛盾、沖突。其次,节能控制体系的构建未跟随工程的发展做出科学的优化。任何节能控制体系都必须阶段性地融入一些新的内容,完全按照老旧的模式进行操作,将无法取得较好的创新效果,甚至会出现内部矛盾、冲突的现象,造成的潜在性隐患较为突出。
3机械电子工程节能控制技术
3.1电子功率控制节能系统的构建
为拓展电子节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工程机械应为电子节能控制技术配置全面的系统,既需要转变传统的节能指标,运用分工况的方法,对每个环节的节能组织进行优化和完善,还需要根据工程机械操作性能,要求工作人员以操作性能为核心,建立有效的操作体系,以便将控制执行层和分配式执行层结合起来,为工程机械构建科学合理的节能控制体系。建立全新的电子公路控制节能系统,需要在工程机械内配置不同的装置,包括电控喷油柴油机、电比例液压泵以及电比例液压发动机等。全新的节能系统,既能提升装置的运行效率,降低消耗的能源,还能使工程机械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在工程机械进入到运行状态,需要借助节能系统,分别控制装置消耗的能量,在提升装置的运行效率的同时,能最大程度降低能量的使用,电子节能控制系统充分展现出智能化控制优势。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机械的使用情况,设定节能控制目标,对不同目标进行完善的和优化。所以节能系统优势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统一的目标为核心,对不同装置不同组织体系下达节能指令;二,将不同的装置,根据实际节能要求,汇总到总体节能目标中,有助于提升工程机械整体运行能力;三,通过节能目标,即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获得良好的生产效果。
3.2在智能制造环境下进行资源分类
机械控制器中会设有机械识别模块。首先,此模块的信息会被储存在制造链中,而后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对机器的活动性能进行测定。在对机器进行测定检验时,如果信号传感器的信号指示灯异常亮起或是出现变化,这意味着设计与生产之间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必须停下机器,对参数进行调整。如果指示灯并未出现变化,那么证明设备的运作稳定、正常,不必做任何动作。其次,机械电控软件一般会被安装在智能系统中,同时在监控系统运作状态的过程中可将数据分析结果传输给监控中心,保证机器运行的状态并对生产的过程进行模拟,保证做出的判断是准确、具备参考价值的。
3.3电子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构建
将电子节能控制技术应用在工程机械中,借助分布式控制系统,可将工程机械内部分成液压系统和功率系统,液压系统主要控制工程机械的运行状态,依照指令完成特定的任务。功率系统更重视工程机械的运行能力,使用最少的能源获得最大的功率。在液压系统中,为保证压力信息及时传输到指定位置,需要提升控制系统的运行能力,并加快压力信息的传输速度。所以对工程机械内的装置进行优化配置,以发动控制器、液压阀控制器以及液压泵控制器为核心,控制系统分别向每个控制器设立独立的控制器,以便通过总线传输指令,从而完成分布式的控制任务。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按照设定的参数,对内部使用的柴油实施控制措施,以便将柴油的消耗量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在能源消耗过程中,每个控制系统会获得实时的数据,数据由总线传输至控制系统,再根据数据内容对每个装置进行优化调整。在液压阀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会向液压阀传输指令,液压阀根据指令向机械提供压力信息,以便机械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
结束语:
现如今建设以及运营机械电子工程可以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可以对每个地方的工程体系作出不断完善,在日后机械电子工程进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提高对新型节能控制技术的合理应用,使其机械电子工程的综合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保证机械电子工程实现长足稳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出相应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艳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模块跨课程实验设置与教学模式构建[J].南方农机,2019,50(22):118+134.
[2]王睿.应用技术型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167-168.
[3]陈艳东,李雪辉.基于智能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