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欣
身份证号码:41018219891123****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种背景下,建筑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许多建设问题。建设项目具有劳动力需求量大,作业环境复杂,风险等特点,因此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安全管理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设工程管理;安全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导言
随着建筑行业近年来迅速发展,虽然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是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但是仍然要引起工程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否则会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不断的造价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威胁到现场所有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甚至还会对社会稳定带来影响。
1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内涵
1.1施工安全管理的内涵
所谓施工安全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事先控制一些事故多发点,尽量减少那些可避免的事故。施工安全管理以现场管理为基础,管理者应分析以往的事故,找出原因。根据当地施工特点,对现场进行相应的控制。
1.2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①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导致施工延误,增加施工成本,并可能造成违约现象,因此施工安全管理要降低施工安全成本,施工质量是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②施工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我国安全管理的效果,而且可以符合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③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就是尊重工人的生命安全,使工人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中施工,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2探析建设工程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
2.1成本、质量、进度和安全之间问题
整体质量是一个项目最为重视的,而且安全也非常重要。就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安全隐患问题的解决,为了避免隐患的发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在成本上可以利用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方式,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由于选择了不合格的材料,导致在生产中就会带来安全隐患。很多的材料因为不合格,频繁出现返工现象,企业增加了投入成本,整个的建设生产也会埋下隐患问题,在验收中质量不能达到标准。所以在建筑工程中,无论是建设的成本,还是整体施工质量,都需要在一定的期限内进行控制。
2.2工程安全监督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的协作程度较低
建筑企业,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安全施工管理模式非常落后,很多的安全监督机制体系没有建立或者完善。很多的工作无法开展,主要是安全监督相关部门,没有建立,很多安全监督机制实施没有合理性,没有科学性,就不能得到有效落实,所以施工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就不能积极地得到有效管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正是因为采取了传统的分拨管理模式,所以部门在划分责任的过程中就出现不清晰的问题出现,很多的权利与责任难以划分。很多的监管部门又存在多头监管,所以监管责任得不到落实,遇到问题,相互推诿,影响了整个部门协调工作的目的,工程的整体质量就会得到下降,施工效率也会得到下降,安全管理工程更加困难。
2.3施工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人员质量有待加强
管理安全的过程中,很多的管理部门并没有重视安全生产监督,而且相应的管理机构也没有。虽然有些工程建筑项目已经有安全监督机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标准有效的进行落实。对此安全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中在建筑工程中作用非常的大。从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在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还停留在阅读书管理中,一定要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所以应该在工作责任以及工作安排上进一步的进行落实,才能让管理人员更加积极的投入工作,更加具有责任感与态度,在目前非常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促进建筑企业进一步得的发展。
3工程安全管理的一些有效措施
3.1科学控制施工质量、安全和成本
在施工成本方面,为了更好地控制,既要保证整个施工的安全,也需要重视施工质量。因此,作为管理者,要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工程造价和施工安全,有效地建立成本分析机制,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在这个时期也需要优化施工全过程,保障整体的经济效益。在这个时期需要设置合理的安全质量控制目标以及验收标准,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因为采购人员需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而且需要正确比较多家材料厂家。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需要联系施工时期的工作经验,来增强施工时期的现场管理力度,而且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施工效率,积极引进新型技术和新型设备,使得整体的施工管理流程可以得到保障,这样也可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防止出现返工的情况。
3.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程监督机制
3.2.1明确监督责任制施工企业必须建立责任制,监理部门需要正确进行监理工作,而且需要明确负责人员的实际职责,其中需要增强对于施工环境的控制,要是没有安全隐患,就需要及时地进行变革,要是没有及时地进行变更,就需要对主管人员予以处罚,责令其严格变更。
3.2.2严格执行监督作为监理人员,要做好安全监理工作,主要根据我国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掌握存在的施工需求,而且需要明确施工合同的相关内容,使其可以发挥一个良好的效果。在施工完毕之后,就需要及时地明确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人们可以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应对。
3.3明確各工程部门的职权范围,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承包商应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为了提高配送的整体质量,有必要实施配送管理模式。因此,在分包过程中,要对项目的承包方进行管理,按照制度划分建设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协调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解决了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施工前的材料供应、技术交流等问题。最后就是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使整个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这样也可以给项目的正常实施和安全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3.4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正确进行安全教育工作,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宣传教育;第二点就是现场管理人员需要正确开展监理工作,而且需要明确施工人员是否佩戴防护用品来开展施工;第三点就是按时检查工作人员的身体情况,而且需要正确检测现场施工设施,防止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在这个时期,需要给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减少整体的施工周期。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作人员有着紧密的联系,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能力,企业也需要增强培训力度。为了提升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就需要提升人们的责任感,使得项目管理功能能够充分地显示出来。如今建筑行业的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施工人员需要持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确保建筑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地落实。
3.5完善建筑工程安全应急管理
3.5.1制定建设应急预案。因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出现事故,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发生事故的频率,而且为了人身的安全以及财产的安全,就要积极地采取有效的应急预案。应该针对危险的隐患问题以及部分进行重视,才能在管理的过程中做好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以实时地进行危险区域的监控,可以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事故。
3.5.2准备紧急情况。应该在施工之间做好准备工作,可以在组织的过程中进行队伍的建设工作,采取先进的设备进行施工,做好对应的计划,不仅在施工、维修以及消防上加强队伍建设。
结束语: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施工中,必须全面深化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一套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与施工技术体系,并从引进优秀的技术人员入手,注重人才的培养,科学有效地运用人才,还要着力解决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蒋睿.浅析工程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01):37-38.
[2]姚永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169.
[3]趙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