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PPP项目投资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0期   作者:李伟斌
[导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在逐步加
        李伟斌
        身份证号码:41128219861202****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大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增多,城市道路拥挤,家庭小汽车的增加,导致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的出现,阻碍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为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的建设项目也在逐步增加,公共轨道的增加与利用,不但加速了城市的发展,也很好的解决了人们交通出行不便的问题,降低私家汽车使用的频率,改善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在传统观点上,城市轨道交通被认定为公共产品,其建设多为政府出资,这给当地政府带来了较大的财政压力。其实,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共有性质的产品,是准公共产品,其建设也可以由政府与社会资本融合的模式出资建设,以此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因此,PPP融资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目前城市发展中轨道交通建设的一种新模式,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PPP模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
        引言
        以客观的角度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采用PPP模式,是有一定的优势的。相比其他模式,PPP模式有着进程快、用时短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都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社会进程和城市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人们也逐渐不满足于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要求,这就使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不断优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城市中人们的需求。本文针对在PPP模式下,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PPP模式的特点
        城市建设中的轨道交通项目具有公益性、建设周期长、投资高、投资回收期长、节能环保、运量大、安全性高、社会效益好等特点,适宜于国内各种大中小型城市的发展建设的需求。针对其建设投资高的特点,为解决政府投资资金紧张的问题,一种新型的建设模式应运而生,即PPP模式。PPP中的三个P分别指的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翻译为“公私合作制”,简称“PPP”。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可以降低投资建设资金的投入,而社会资本则会依靠政府的公信力,形成双方合作共赢的模式。PPP模式的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它主要应用在社会基础、公共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资源开发等项目建设上,项目最终的所有权为国有,仅仅是将项目的建设、经营与维护等一些特定的权利交付于社会企业。其次,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因此,政府与社会企业的项目特许期也较长,多为几十年或项目终身合作,这种合作的目的是提升项目建设的效率,促进项目总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第三,项目融资的形式安全有保障,包括期望收益、因政府公信力保障的贷款、资产融资、合同权益融资等。这种模式对项目发起人的资信或有形资产的依赖性小。
        2当前项目面临的困难以及存在的融资问题
        2.1债务融资难、融资贵
        2.1.1项目回报率低,融资成本高
        不少施工企业主要关注短期施工产值及利润,对项目全周期的投资收益率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恶性竞争,使部分中标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低于市场同期贷款成本。
        2.1.2项目期限长,融资期限匹配难度大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期限多为30年左右,而传统融资期限较短,期限的不匹配导致项目再融资风险加大。
        2.2资本金需求大、筹措压力大
        以某单位中标主要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为例,项目投资总额大,规模通常在百亿元以上,政府出资比例在30%-50%之间。扣除政府方出资,每个项目要求社会资本方出资金额为30亿-50亿元,单个项目的出资金额就可能消耗掉项目方的货币资金存量,出资压力巨大。


        3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质量的项目管理
        3.1项目合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具有较长的工期和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并且涉及多个方面,因此,要以工程自身的实际需求、节约成本、利于工程质量和进度、保障各方利益为基础,禁止通过工程变更提高设计标准,降低工程质量,延长工期等。工程索赔是正当的要求,承包方和发包方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降低工程损失,通过法律和合同进行的行为,如果发生索赔事件,各方就要尽快办理索赔事项,使项目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3.2项目投资管理
        要求设计方提供施工设计图,并且对图纸进行会审,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修改和优化,以避免工程的延误和资源的浪费;施工现场项目工程师要全面了解并熟悉图纸,能够完成每个环节的操作,并且对现场进行拍照和保存,以便统一施工现场清单;在施工过程中,应与业主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及时答复并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对图纸的修改要严格控制,并且做详细的论证,控制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审核施工单文的索赔要求,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反索赔;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计量已经完成的工程,提高计量工作的管理效率。
        3.3PPP项目的风险管控
        公共风险是由政府部门承担的风险,因此,各参与项目的政府部门需要根据项目的整体计划,在整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针对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或指导性文件,根据这些再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政府部门牵头对实施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并对其进行补充说明,形成专业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来降低风险;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单独委托第三方有资质、有能力的代管单位进行风险监控,根据风险源,系统制定风险监控方案,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均能有效控制风险。
        私人风险中建设风险的管控主要关注对项目建设影响较大的地质、质量管控两点。地质风险管控可以通过前期的现场地质勘察、气候与水文资料的收集,分析影响项目建设的地质因素,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质量风险管控可以通过项目合同签订时的质量要求的条款约束来实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聘请有资质的监理机构对整体项目实施监理,确保项目整体质量的稳定可靠。经营风险与市场风险都是在政府部门的担保下,由私营企业为主要风险承担方的共同承担模式,经营风险一般可通过政府对私营企业进行税收方面的优惠、同类项目的竞争限制、收益保证、债务负担等方式,减轻私营企业承担风险的大小。可以通过项目前期的市场调研与分析,与政府部门签订合同定票价浮动范围等措施,降低市场风险,均衡各方利益。
        3.4项目质量管理
        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其质量管理是最为重要的。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根据设计图和方案进行施工,保证质量水平在控制范围内,并且还要对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在项目中的某一个阶段施工完成后,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如果不合格就要重新进行修改和处理,如果施工质量有缺陷的话,要及时对其进行改进,以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语
        总之,PPP模式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有利于资本的融合,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效率,降低政府投资成本,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雅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5):82-83.
        [2]陈冬林.城市轨道交通工程PPP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5(25):64.
        [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存量项目PPP操作模式的研究[J].徐志超,许树生,肖靓.中国财政.2019(02)
        [4]我国城市轨道交通PPP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化解对策探析[J].陈湘.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9(04)
        [5]中国专家主导城市轨道交通PPP国际标准制定[J].都市快轨交通,2017,(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