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0期   作者:张继堂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快速发展,
        张继堂
        身份证号码41272419800903****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与其他企业相比,建筑企业的生产发展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险,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是保证建筑企业健康运行的关键。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施工合同管理质量会对企业的生产、建设工程的质量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强化施工合同风险管控工作,要努力将合同风险降至最低,要用合同约束工程施工,努力将合同风险转化为企业获取利润的机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比较复杂,涉及到非常多的因素,通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工作,可以提供有效的依据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利用法律确定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的权利,这样有利于顺利落实施工操作,保障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无法发挥出合同管理的作用,利用风险控制措施,保障整体施工效益。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的价值
        社会在飞速发展,建筑施工单位要立足生存,就必须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实行科学有效地管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诸如:项目施工、各项设备安装与调试、工程维修等的顺利完成。进而能够对企业的长远利益进行保障。总之,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与价值。具体来讲,其作用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合同管理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关键内容,有效的合同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质量。承包商要根据与发包商之间签订的合同来施工,当合同管理工作缺乏效率与质量时,工程整体的质量必然会被影响,其成本控制工作必然也会受到波及,同时建筑施工风险也会增加。因而,对合同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既可以对整体施工情况进行把控,又可以确保建筑工程如期完成;第二,合同管理可以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行为进行预判和规范。就合同内容而言,工程施工项目中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各种权利与义务都已经被明确规定。此外,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合同本身具有法律效力,既能够对发包方与承包商双方约束保障,又能够在建筑工程发生纠纷时提供合理依据。例如,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倘若发包方的行为违反了合同中的某项条款,那么承包商就可以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对方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在开展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时,可以利用合同来强化施工管理的力度,要求发包方与承包方都按照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对各自的行为进行规范,进而营造出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健康环境。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
        2.1规范施工合同中的措辞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其所涉及到的合同条款诸多,如果字意表达错误,就会产生各种合同纠纷与矛盾,进而影响工程施工顺利开展。所以,为进一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质量,需要规范施工合同中语言与措施,不可出现一词多意的问题。在过程中,建筑工程企业需要聘请专业人员来起草文本合同,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合同文字措辞不清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国际性工程施工中,如果涉及到合同纠纷,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加之各个国家的贸易与法律条文都存在差异,特别容易产生各种矛盾。针对于这类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合同内容,对合同文本中表达不清或者意思模糊的地方及时修整和改进,然后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2.2参与投标取得合同阶段
        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在参与投标并取得合同阶段,施工企业需要对发包方的经营作风进行深入了解,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签订的相关条件,为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方面,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图进行全面了解,并了解业主资信情况、规划建设许可相关手续等,并通过调查来了解业主以往工程招标的施工现场合同条款签订情况,为施工企业顺利投标打下良好基础。施工企业参与投标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并正确理解招标文件,对合同责任进行逐条分析,确保施工现场各项责任得以确定,并对投标人须知进行仔细分析,以确保对招标文件理解到位。在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后,对建筑工程图纸进行仔细审查,明确建筑工程量并进行认真复核,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分析,通过协商来对子项单价和技术措施费用加以确定,进而选定最佳的投标策略,令合同签订后风险得到科学化控制。
        2.3全过程动态管理合同履行
        施工企业可以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利用系统完成合同签订、审批、付款等环节,完善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合同的标准化管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效率,同时也可以全方位对接合同管理系统、企业财务系统和物料采购系统等,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效率,节省企业合同管理成本。利用管理系统平台,也可以避免出现人员失误的问题,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的安全性。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要注重动态管理合同履行过程,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合同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各项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效果,避免出现阴阳合同的情况,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
        2.4强化合同风险管理控制意识
        合同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约束施工过程,帮助合同相关方降低合同风险。建设企业方面应该充分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合同管理的质量,强化风险控制的效率,在签订合同之前必须明晰合同涉及的所有条款内容,合同签订需谨慎,要防止签订后出现责权不明问题。与此同时,建设企业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合同要求施工,防范出现与合同不相匹配问题,增加自身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于当前阶段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了确保合同管理的效率,企业方面还应该推动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借助先进的现代技术优化合同管理过程,提高风险预防效力。
        2.5严格控制变更
        从合同管理实践来说,必须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没有达到工程师的同意,不可以随意进行设计变更。具体处理如下:①发包人要求的工程设计变更。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发包人需要对原来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变更,那么需要提前14d,并且以书面形式向工程承包人发出设计变更通知。如果设计变更超过原设计标准或者批准的建设规模时,那么需要报规划管理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经过重新审查批准,并且由原来的设计单位提供工程变更图纸以及说明。具体实施方面,项目工程师向承包人发出工程设计变更通知之后,工程承包人依据变更通知和相关要求进行变更。此变更情况下造成的合同价款增减和项目承包人的损失,全部由发包人承担,同时延误的工期顺延。②承包人要求的设计变更。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承包人不可以因为施工方便而提出设计变更。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如果被发包人采纳,若涉及到设计变更或者施工组织设计变更,以及需要换用材料以及设备,那么需要经过工程师同意。若未获得工程师同意便擅自更改或者换用,所产生的费用需要自己承担,并且要赔偿发包人的损失,此情况下的工期延误不予顺延。
        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签订过程中,面临各种因素,这就需要落实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相关风险,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风险系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整体效益,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朋军.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整合精细化管理理念之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0):113-114.
        [2]伍广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0):116-117.
        [3]常亮.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7(05):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