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辉
身份证号码:41282319720610****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建筑设备的基本功能是为建筑物服务,为住户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智能小区建筑中含有一套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利用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一系列新型先进技术,将这个技术的功能采取集成化手段,从而对建筑物内的各类电气设备进行统一实时监控。
关键词:智能小区;建筑电气;设计;实践
1智能化建筑
在智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将智能化作为整个设计的标准。其中,该设计主要将建筑物作为平台,使得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的内部结构进行有机统一。由于智能化建筑现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其发展速度较快,在国内外并无统一定义。从某种角度上说,智能化建筑将建筑、通讯系统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监控等先进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并形成完整统一的技术优势,确保建筑工程合理投资,科学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工程信息,从而使建筑居住的环境更加舒适和安全,最大程度上符合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形成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智能化建筑物,我国部分学者将这类建筑物称为“智能大厦”。目前,我们所说的智能化建筑只能实现部分领域内的智能化,且发展不均衡,无统一标准。
2智能小区的前期设计工作
就智能小区电气工程前期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计定位。该智能化小区有明确的4C定位。因此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小区周围环境特点和用户需求进行合理设计。第二,就设计内容而言,主要包括背景音乐系统、公共管理系统、安防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综合道路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等等。通过对智能小区综合考量和设计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系统需求设计出具体化的设计方案。
3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智能小区电气设计方面
在智能小区电气工程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PZ30型号配电箱,但是该型号配电箱运用在住宅电气设计中并不合理。住宅墙内导线在铺设的整个过程中,一旦导线直径与相关要求标准不相符,住户在使用大功率电气时,电压会出现不足的问题,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除此之外,大部分小区在电气设备安装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够规范和标准,致使电气安装程序混乱,致使电气设备自身性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埋下安全隐患。
3.2用户的用电习惯问题
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诸多便利,但是如果电气设备使用不合理,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由此可见,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否合理使用电器设备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但大部分住宅用户在安全意识和规范使用电气设备方面比较匮乏。例如,部分年代久远的小区因电气设备和基础设施陈旧老化,致使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对此,部分用户为了满足用电需求,对电气设备和配电线路进行自主改造,但往往因缺乏专业性,大大降低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另外,一些住户在房屋装饰和装修过程中,盲目追求美观,从而忽略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问题,进而为用户日后用电安全埋下隐患。
3.3安全防护施工技术不合理
根据现阶段建筑施工情况分析得出,智能建筑电气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安全防护施工技术比较匮乏,尤其是智能建筑电气防雷带技术最为明显。虽然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雷击问题,但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对于防雷带的定位不够准确与合理;施工过程中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对引下线以及避雷带进行施工,并且线路在焊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从而致使防雷系统施工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智能建筑电气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防护技术,致使电气设备发生腐蚀问题,大大降低接地电阻使用的有效性,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4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实践
4.1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智能化小区所采用的电气工程,相较于普通工程而言无论性能还是居住的舒适性都较为优越,因此智能小区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智能化电气系统与家用电器数量额日益增加,这种情况下,为满足用电负荷,要求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具备较高的智能化与高效性,能够有效应对实际运行中的突发事件与故障问题,立足于对供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针对小区住户的用电负荷与电气工程的具体功能进行类型划分。
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可以确定的是,目前智能化小区电气工程系统中,大量运用低压设备,因此应充分发掘设备性能与高发故障问题,对电气工程进行优化与完善。在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应当做好低压设备的设置工作,确保低压设备可以长期供电,使其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标准内加以维持。在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应当充分考量消防动力所需电力负荷,可将其设计为一级负荷,以保证供电效果的持续性。针对智能化小区中的家庭情况与电力负荷,可进行三级负荷的设定,通过科学合理的电力负荷类型划分,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完善参数数值设置,促进我国智能化小区电气工程建设与运行水平始终与国际接轨。
4.2消防系统和避雷线路的设计分析
消防控制系统和火灾监控系统是建筑安全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可忽视的系统设置。同样在智能建筑中也是保障整个建筑安全的关键。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和联动装置的启动是消防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核心设计,其原理是通过火灾控制器通过传感器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判断数据情况,触发报警系统。联动系统则是在得到报警信号后,对消防设备做出指令,启动装置。消防控制系统的传感器主要有温感传感器、烟感传感器,通过温度和烟量实现对区域内火灾的实时监控。同时还有监控显示系统对一些封闭空间的火灾进行监控。由于建筑工程中的强电线路会产生磁场,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所以传感器的设置应避免强电处,才能保障火灾报警系统的正常准确运行。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避雷系统应包含避雷网、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引下线等设置。由于该项建筑工程处于空旷高地势处,采用镀锌钢材料的接闪杆避雷装置,引下线则是采用焊接的钢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带有金属的管道、电梯、电缆装置等都需要有防雷接地装置。
4.3智能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分析
智能电气照明系统具有以下特点:节能高效,采用大量节能灯具,普通照明灯具的使用率低,并且节能灯具的使用效率高,充分体现了其节能特性。合理科学地利用自然光源,通过建筑结构的设计,将自然光源的照明度加以充分利用,建筑结构可以设计成采光井的结构,充分采集自然光。室内设计则采用透光性能好的透光材料,使室内结构减少照明灯具的设置,自然光科学地被利用。照明灯具的开关控制采用声光控制开关,将可控制能耗降到最低。智能建筑工程采用的照明灯具大多为LED灯具,不低于200LX的照度数值。在应急通道处,采用的是普通照明灯具,为保障应急灯处于恒定且明显的明亮状态下,所以设有备用电源和自锁继电器装置。建筑工程的安全出口及指示标志都是由智能照明系统控制,在该控制结构中由智能控制面板、控制总线、开关结构、电源控制板块和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组成。照明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网络与其他电气系统进行连接,如有电源停止供电或者火灾系统发生报警时,照明系统能够与备用电源智能启动,发挥其照明指示功能。
结束语:
电气工程对人们的居住条件影响较大,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问题。在智能小区的电气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在确保电气工程设计质量的同时,还要对整个电气智能系统采取相关措施和手段,并对其进行有效关系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建筑小区的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麟,孙殿军.论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实践[J].装饰装修天地,2019(23):173.
[2]姜涛.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实践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3003.
[3]宏顺亲.智能小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实践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21):155.